第133章 断后

    第133章 断后 (第2/3页)

情相告。

    来者是一个青年书生,亲卫将其扶进大帐之中,自称张琅,是一个秀才,遂宁县人士当时属于潼川州下面一个县。

    为了躲避强征读书人进入,张琅与几个朋友听到义勇军崛起,其首领杨麟也是副榜举人,在科举kǎo shì的时候大家也曾相识。年前参观阆中古城的四川贡院,听闻每次乡试应试秀才达到万人之数,大家早早的离开家乡,或者结伴而行,或者同住一个旅馆,同年高中的都有一份特殊情谊,就像同年中举的称为同年,颇为亲近

    这一日大家寄住北面三十里的三清观,到中午的时候看到一队队流寇骑着战马,骑着毛驴,衣甲鲜明从前面四五里的山谷通过。

    即便是过去巡抚手下亲军,也不如这支兵马,全军上下绝大多数人都骑着牲畜。

    众人大惊,张琅骑着仅有的马匹,一路快马加鞭跑来报信。

    本来张琅不可能这么早的赶到,在半道上战马奄奄待毙,但遇见义勇军探马,听到军情十万火急,小队长让大家继续打探消息,而自己则与张琅一道骑马来到军营之中。

    听到北面三十里出现大西军大队人马,众人议论纷纷,不敢相信。

    义勇军不但东岸派出多路斥候,更是派出三十余个水鬼躲在河边树林、芦苇丛中,以打探消息。

    若要不被义勇军发现,大西军需在河西二十里秘密行军,然后绕一个大圈子,走五十里山路才能做到。

    杨麟则眼前一亮,大顺军大西军被朝廷称呼为流寇,就像前世那支军队一样,多次使用这种战术。

    还有,去岁大西军攻打重庆,也使用这种战术,当时明军设重兵于铜锣峡,张献忠亲率大军袭击江津夺得船只,然后顺流而下逼近重庆,致使明军土崩瓦解,川东重镇重庆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大西军攻占。

    暗自压住内心的惊讶,杨麟先是聘张琅为幕僚,襄助处理文书。然后笑着对众人说道:“各位,大家看看,若要不被我军发现,即便张定国亲自带队,即便所部都是能征善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