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府兵和内外卫

    隋朝的府兵和内外卫 (第2/3页)

千牛备身、备身左右之属,左右领实则是皇帝的近卫。

    左右监门,掌宫殿门禁。

    左右领军掌十二军籍账、差科、辞讼。

    另有东宫十率,基本上与十二卫府相应而设。^^^百度%搜索@巫神纪+.@阅读本书#最新%章节^^^

    十二卫府中有四府称卫(左右卫府、左右武卫府),其他不以卫称。全部称卫并改置扩充为十二卫,合之左右备身、左右监门两府为十六卫府(后习惯称为十六卫),是隋炀帝大业三年开始的。

    从以上可以看出,左右卫、左右领以及左右武候的分任扈从主要是内卫;其它则是外卫。

    卫府制度的建立,使不同类型的禁卫结合在十二府中,十二府相互区别又统一于禁卫,至此府兵更得通称为禁卫兵。

    十二府设大将军一人,将军二人,其中十二府大将军直属皇帝,下面直辖诸骠骑、车骑府。其中十二府大将军的地位职责,系由柱国大将军、大将军演变而来,骠骑、车骑则由开府、仪同演变而来。

    值得关注的是,杨坚立隋以来,将北周时品阶为正九命(相当于正一品)的柱国大将军、大将军改为正三品的十二府大将军,将北周时品阶为九命(从一品)的开府、仪同分别改为正四品的骠骑将军和正五品的车骑将军,大大降低了统军将领的地位,更便于皇帝本人对军府的直接掌控。

    并且,隋朝初立,即规定,西魏、北周时的柱国大将军、大将军、开府将军、仪同将军、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统改为勋阶,其职衔如不加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