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铁马骑兵

    第三十九章 铁马骑兵 (第2/3页)

军队的职业化带入了如今的赵国,组建了以胡人为班底、杂以赵国骑兵的百金营。而且,他更加超前的将魏武卒的训练模式引申进入了赵国,打造一批以魏武卒为模板,但是在能力上还远不如后者的赵武卒部队卷甲营。即便如此,赵国的职业化部队,也在这次攻伐中山大放异彩,至少在拱卫粮草大营这一仗上,让卷甲营视死如归的形象深入人心。

    中山虽然是个二流诸侯国,但是实际上,无论是司马赒还是中山王,对于一流诸侯国的向往丝毫没有动摇过。否则,中山也不会仅仅为了一个称王的举动,就放弃了和齐国的友好关系。这也正应了人性中的弱点,越是急切需要他人承认的人,越容易失去理智。

    中山王不理智,不代表司马赒也是疯子,他很清楚,中山国的环境,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格局注定无法太过强大,中山就像是楔入到燕国、赵国和齐国三者之间的一个缓冲区,之所以一直还能延续下来,除了自身的实力之外,更多的是三国基于谋求平衡的共识。一旦有一方要吞并其他国家的时候,中山国总是首当其冲被对付的国家。所以中山国的命运,更多的是掌握在其他国家手中。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司马赒才以中原人的身份,大力推进中山国的同化政策,希望中山这个少数民族政权,能够在他有生之年里,能够融入到周围的国家之中,让他们可以将中山国当作中原人来看待,而不是将之视为野蛮的后代,这也就是司马赒当政之后,一直戮力推行的政策。

    但是,示弱的同时,也不能任人宰割,必须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反抗。所以,司马赒才提议,组建有中山特色的职业化部队,这就是他口中说出来的铁马骑兵。

    铁马骑兵在中山不是一个神秘的存在,只不过铁马骑兵的兵营和士兵,都被固定在一个生活区中,很少和其他士兵与百姓接触。但是,其保密性又并非那么强,比方说中山王的直属卫队,就是铁马骑兵的一个分支,除了中山王之外,就算是太子都没有指挥的权利。

    而这支部队之所以叫铁马骑兵,是因为这里的骑兵的马匹,在重要的部分都裹着铁质铠甲。这绝对是在其他国家非常少见的,因为在铁器刚刚开始盛行的时代,能够举全国之力打造这么一支铁马部队,可见中山国的隐忍功夫到底如何。

    不仅如此,这支骑兵的骑手,身体上的要害部位也都裹着铁质铠甲,这就保证了这支部队的战场存活率,在青铜剑风靡的时代,想要一次性对这些铁质铠甲造成伤害,还是很困难的。这支骑兵的骑手,也别有不同。区别于赵国的胡人和赵国人的杂处,铁马骑兵的人员全部是少数民族血统,都有鲜虞血统,是中山国的统治根基。每个铁马骑兵,至少往上数三代都是中山国的治民。为了笼络这样一批士兵,中山国也开具了非常诱人的条件,至少每家都能获得一块水草丰美的草场,是最基本的待遇。

    正是因为这样,这批中山国的死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