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人君之心

    第八十一章 人君之心 (第2/3页)

三人,遂也决定离开酒舍。

    “正使大人此言差矣,身为军人,所爱着无非酒和兵器。来临淄这几日,一直喝不到够些滋味的美酒,如今摆在我面前一壶,竟然也无福享用,自然是遗憾至极了。”

    赵袑说完,三人哈哈大笑,刚刚紧张的气氛,瞬时冲淡了许多。

    “不过刚才的确凶险万分,万一我等真的身首异处,这性命是小,但是若因此挑动了两国战争,就百死莫赎了。”赵爵现在都觉得后怕不已。

    乐毅摇摇头“君上心中之沟壑,某虽然不甚知之,但是这揣摩一二,还是能做到的。刚才我所言,绝无半点虚言。君上或许能为我等报仇,但也绝不会立刻和齐国翻脸。”

    “这......”赵爵和赵袑面面相觑,虽然知道,可能事情大抵是如此的,如果可能,随时都会被当作弃子。但是想到命运若斯,心中不免一股失落。

    乐毅看着两人闪烁变幻的脸色,知道刚才那句话,过于残酷。只不过,这一点倒也并非他危言耸听。

    “其实诸君倒也不用在意。需知身为人君者,最忌讳的反而是妇人之仁。军中常说,慈不掌兵,若因对一人之仁慈,就破坏军中纪律,所害的往往是更多的人。”

    “人君亦如此。人君掌控的是尺寸之国,方圆之地,臣民百万,而君主只有一人。若是过于仁慈,其后果,除了国家软弱,受人欺侮之外,自己也可能身首异处。”

    “是以,于某看来,君主为了所谓仁慈,即使做出些有悖于常理,有悖于人情,甚至有时候,为了国家而背信弃义,亦无不可。”

    如果乐毅这番话被有心之人记录下来,能够流传后世的话,那么在一千年后的意大利,定当被某位大哲奉为圭臬,然后在他的《君主论》中对此赞不绝口,就像这位大哲曾经说的:“一位君主,尤其是一位新的君主,不能够实践那些被认为是好人应作的所有事情,因为他要保持国家,常常不得不背信弃义,不讲仁慈,悖乎人遂,违反神道。”可见这世间至理,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乐毅其实早就有这种觉悟,他之前来到赵国,一是公孙衍对赵雍的推崇,第二则是在魏国受到排挤,不得已才来到这里。但是和赵雍相处日久,他越是能够感受到,这个君主身上的无限可能,让乐毅觉得,赵国可能才是他毕生希望所在。

    有些人死于物质,有些人死于理想,乐毅属于后者。

    田文站在窗外,看着书房里,正在看公文的田婴,踌躇了一阵,想要上前推开房门,走到门口,作势推开门,却双手停在半空,停下了脚步。

    这已经是第三次了,每当他想推开田婴的房门的时候,却总因为心头那一丝丝的隔阂,做不出接下来的动作。

    他是田婴最小的儿子,也是田婴最不受待见的儿子,连带着除了一些老人之外,就连府里的一些下人对他也是爱答不理,甚至多有不敬。田文当然清楚,这一切的根源是因为田婴对自己的厌恶所导致的。

    然而对于田婴,田文是丝毫不敢有所违逆的,甚至于看见他本尊,都畏畏缩缩,说话都掂量好久。他越是如此,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