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冷静与接济

    第66章 冷静与接济 (第1/3页)

    由于华夏籍的军官奇缺,西海湾警备师出现一个怪现像,各团、营均由德国军官任副职,没有正职,华夏籍军官只能配到正连长一级。

    不如此,警卫师部队根本在短期内成立不了,难不成让一名无带兵经验的邹圩老兵当团长、营长!

    带兵和领军必须要有一个基本的过程,德意志军官虽多,但他们不了解华夏人的习性,包括语言,而难以掌军。

    由于缺乏军力,这两广交战之际,更不能抽调邹圩兵力。

    事后,畅鹏与辛报国也做了检讨,让雇佣的德意志人单独成军,那自己部队的成军与成长将过于漫长,常言道:“慈不掌兵!”,随着战争进程,还有得去体会。

    如此,对西海湾的攻占,可以说是花钱请雇佣军打下来的。说白了,这也是对雇佣兵的信任程度不足。

    鉴于德裔军官士兵在战场上的良好表现,畅鹏命令到:

    “凡是有军功和有能力者,无论是华夏还是德意志籍,都可以任命为团级以下的军事主官。”

    该命令当然是临时的,一来作为德裔军人的鼓励,再便是‘头疼医头、脚痛医脚了’!

    待战事平息,辛报国命令警卫师副师长雷奥立即整理部队。调集101团开赴灵山、浦北,换回司令部警卫团的2个营;102团里驻扎擎州;103团驻扎合浦、北滨两地。各团立即对各地所辖地区实行军管。

    德裔官兵以建立防线和守备为主,配备少量华夏士兵,务必将合浦、浦北、灵山、擎州、北滨与外界全部隔离,召集民工修建防御阵地,建立永驻工事。

    华夏籍官兵展开各乡镇、村庄、山村的解救,对恶霸等实行镇压、没收财产等全境清理工作。

    合浦、北滨及钦州的600多名俘虏,抽大烟及不良者监视劳动;年纪超过30岁的本地人,发放路费遣送原籍;高龄的外籍兵员在西海湾特区内务工,待局势平稳后放回。

    符合招收标准的青壮士兵送到教导团教育、训练一个月后,补充各团兵源损失。

    缴获的武器交工程兵部队使用,各处没收财务移交各地军管会,用于地方建设。

    至此,西海湾主要区域的擎州、合浦、北滨都已占据,从合浦、浦北、灵山、擎州到防城十万大山山脉的边界防线正在建立。

    一旦完成永驻工事的修建和两个警备师及民兵预备役师的组建及训练。届时,只要不是陆廷荣和陈明炯联合、倾全部军力来进攻,相信没有谁能进入这西海湾地区。

    如是前来进攻的部队少于2个师的话,他就是自取其辱、送兵送枪弹了。

    熟悉历史的畅鹏知道,此时的八桂省、粤省、彩云省各个军阀,每支军队能用来打仗的,最多也就是3到5万人。他们即要据守各处的地盘,又要相互攻来打去,占地封地称雄。对于西海湾这不毛之地、又不具备纵深的非战略要地,他们没有太大的兴趣。

    西海湾将有几年的时间来发展与壮大,首先便是发展经济和工农业。

    等得几年,西海湾的商业、军工、移民、工农业、港口、对外经济等,发展到令他们眼红的时候,他们也只能干瞪眼或白日做梦去吧。

    到时,西海湾方面不出去找各处军阀的麻烦,他们就该烧高香啦!

    一如畅鹏的设计,稳定而富足的西海湾,完全具备影响局部和局势的能力。可他会去干吗?畅鹏此时不会设想,那以后呢?

    所以,以目前的民国形式,陆军方面有3个师便足够应付外来威胁。

    后期的桂系便是一个师外攻、一个师内守,但而后应付老蒋军力便少了些,加上桂系内部不稳和桂粤联盟被老蒋的金钱攻势击破,差点便让中央军控制八桂。

    西海湾海域广阔,海防则需要建立海军部队。

    海军是一个近乎完全独立的技术兵种,不是想建就建或花钱买来就行的。西海湾内部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需要建立具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