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九一八(十)“三更...

    第387章 九一八(十)“三更... (第1/3页)

    谁都意想不到,令这负责人相信的居然是文忠平卷不起舌头的普通话。

    负责人曾经于日本留学,常年与日本人打交道,绝对分得清日本人说出的华语是什么鸟样。

    东北话是他的母语,更不用说怎么区分。他自己设想着,文忠平等人绝非日本奸细,其的口音亦绝非东北地界某大佬图谋沈阳兵工厂所应该派来的人,含义便是不会有图谋不轨者派一队南方人来兵工厂。

    如此就很‘清楚了’,他们即使不是少帅派来的,便是中央政府派来的,自己更好将就把责任卸下。

    这也是兵工厂主动打开大门的原因。冒充日本兵到了兵工厂大门,文忠平一伙唯一的几个桂林籍人便在门外扯卵谈。

    他们已知晓东北方面下令不准抵抗政策,所以他们便丝毫没做武力攻打或所谓善了的打算。一路炸开就行了,便在大门口肆无忌惮的瞎说着。

    大门里面的人都竖起耳朵听着,虽不大听懂,却都知道这伙人不是真鬼子。

    兵工厂里的人是很矛盾的,政府和老板都让抵不抗,工人作为对工厂的感情、心血与饭碗的干系,自发地组织和主张武装抗拒。

    真让他们去打开仓库拿出武器,开出坦克和装甲车什么的,918头一波鬼子,别说占领,只用跑路的份。可惜!能说什么?东北军都不准动,谁还能动。

    厂里的小批驻军和警察等那就是混饭吃的,他们可无什么坚决的意志。

    东北军政系统派驻的管理者,自然听令于大老板。整东北都不顾了,何来明确的指示!遂只能随机了。

    亦对亦错,抵抗是错,不管是错!而如果有人主动接受兵工厂这块烫手的山芋,遂不会是错了吧!

    至于什么手令、通知、关文等的,给文忠平蒙对了,即使有也不能拿出来,否则便留下了“把柄”,让日本人拿着了,可不得了,谁负那个“大责任”!

    负责人‘一想就通’,连忙按文忠平的指示指点,急忙下令兵工厂里的人积极配合‘少帅派来’的人,接管工厂和仓库。

    他一方面派人立即去疏散整个厂区的人,一方面派出积极分子跟随着假日本兵行事。

    文忠平为何能成为本次大行动的组长!这其中的过程,复杂且漫长,暂且放在一边。

    只他曾经就读于湖南工业学校,让他搞工业生产不一定行,可搞工业破坏,就肯定行。

    沈阳兵工厂占地1800亩,工人最多时达2.5万人。能够生产各种炸药、各种口径步枪、轻重机枪、各种口径大炮、地雷,以及各种枪弹、炮弹等,是奉军军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