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一•二八战役

    第911章 一•二八战役 (第3/3页)

并在淞沪正面战场的后方浏河登陆,企图通过大包围,一口吃下第十九路军与第五军。

    三月一日,日军发动全线总攻击。当晚蒋光鼐、蔡廷锴在迫于后援无继,侧背受到威胁的困境下,决定十一时作战略撤退,将左翼军撤至嘉定、太仓之线,右翼军撤至黄渡、方泰之线。当晚,撤退部署详细,出其不意,全师而退。

    三月三日,日军陆海军最高指挥官白川、野村分别发表声明,称“中国军队业经撤退,帝国臣民安全及租界和平已得到回复,战斗行动即予中止”。此后迄五月五日《淞沪停战协定》,淞沪战场,除发生局部战斗之外,基本趋于平静。

    回顾整个淞沪会战,中国军队计有十九路军与第五军两军参战,总兵员5万人。日军由第三舰队、混成第二十四旅团、第九、第十一、第十四师团组成,总兵员约7万人。在战争的准备、武器配备、人员上,日军皆占绝对优势。这注定是一场奇诡且悲怆的败仗,日军的海军部与陆军,向来意见不合,这一次却难得“精诚合作”,联合对驻上海的第十九路军发动攻势,而作为防守方的中国,从始至终,只有第五军张治中将军请命上阵协同十九军抗日,其余驻防江浙的中国军队(遑论全国军队),皆按兵不动,观望成败。

    然而,就是这局部性的两个军,顽强抗战三月余,杀伤敌军近万人,使日军三换司令四次增兵。淞沪会战中的中国两军,以寡敌多,以弱撼强,进退有序,攻守得当,终因后勤补给匮乏、援军不至而败,是为淞沪会战之最大遗憾。

    1932年5月5日,国民党南京政府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允日本在吴淞、闸北、江湾及引翔港等地区驻军。由此,上海成了日本侵略中国的战争跳板。五年后,全面抗战爆发,上海再次首当其冲,第二次更大规模的淞沪会战爆发。

    在时间序列与战争序列上,第一次淞沪会战,上承1931年“九一八事变”,下衔榆关抗战、热河抗战、长城抗战、察哈尔抗战及绥远抗战。“九一八事变”,东北军数十万人,不放一枪一弹,弃国家之土地民众如敝履,群情激奋,举国蒙羞。“一二八事变”,十九军首创抗日,且多次重创日军。中国之有抗战,自十九路军淞沪抗战始。

    在对于淞沪会战的回顾中,笔者认为,战争之胜败,夹杂诸多战争之外的因素。对于日本方面来说,第一次淞沪会战,至最后,几乎倾尽全力。而中国方面的抵抗,则先是以十九路军为主,而后由新编的第五军协助参战。也就是说,第一次淞沪会战的最大特点,是以局部对抗全部之敌。这一战争状态,与近四十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相仿佛。

    从甲午战争至1931年,这一时期的中国政治的特点,是中央权力不断被削弱,军阀政治不断产生的过程,同时,这一时期的政治内容,也是不断反抗割据军阀政治的过程。1912年,新共和国创立,南北妥协,是对于中国分裂的一次回应。1927年,北伐战争同样是对于军阀割据的反抗。但困扰民国政治的根本问题,民国本身显然没有能力解决。

    在第一次淞沪会战过程中,第十九路军的出现,本来是国民党宁派给粤派提供安全的政治筹码。也就是说,相对独立的第十九路军在当年的主要使命,在于充当两派力量能否表面联合的政治缓冲地带。而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日本的出现,只能是暂时搁置宁派与粤派的内部斗争。因其暂时搁置,所以有宁派表面愿战,而实际按兵不动以保存实力。粤派求战,实际无兵北上的局面。由此,第一次淞沪会战中的“抗战”,在宁派与粤派的政治较量中,多数成了宣传上高调的政治比拼。

    可能的胜利,在内耗中消耗殆尽。国民党民国的政治未来,一如民国前十七年的军阀时代,在失败中不断暗淡。“黄金十年”,属于文人骚客的纸面想象。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