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术领悟

    第二百三十五章 战术领悟 (第1/3页)

    在NBA联盟,每当提到“战术”这两个字时,总是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比如称赞里克·卡莱尔时,总是会说一句战术大师!而当贬低一名教练时,就会经常用X**D或者混乱的战术体系来形容他的战术。

    对于缺乏NBA常识的外行人来说,篮球战术看上去的确非常神秘,似乎总是云遮雾罩,战绩比较差的球队似乎确实在X**D,没有多少战术可言。

    在看过里克·卡莱尔给自己的那本战术笔记之后,陈到发现其实战术一点都不神秘!

    所有战术,都是由某种篮球理念主导下,用各种最基本的篮球技巧结合演化而成的,而主导的篮球理念可以说是战略,在比赛中的跑位演变等则是具体战术。

    比如禅师菲尔·杰克逊作为教练取得11个冠军所依靠的“三角进攻”战术!在里克·卡莱尔笔记中也有相关的介绍和理解,看过他关于三角进攻的介绍之后,陈到感觉自己对于三角进攻已经有了很深的理解。

    三角进攻,顾名思义,要在球场一侧形成三角,内线的中锋、底角的控卫和持球的小前锋,另一侧则是超级分位和大前锋。

    而形成三角为的就是利用空间和距离,这其实就可以算是三角进攻的战略,这个战略其实在在很多篮球体系中都有体现,而在三角进攻的特色,就是它对于空间和距离利用的特别之处,它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让巨星持球单打时,不会轻易陷入包夹之中。

    所以三角进攻战术看起来似乎是为超级巨星,尤其是超级分位球员设计的,比如在三角进攻体系中拿到6个冠军戒指的篮球第一人,也是篮球第一分位球员,乔丹,而在三角进攻体系中拿到5个戒指的科比,正是历史第二分位。

    但这其实是个误区!三角进攻战术真正的目的,是让球场上比较弱势的非超巨球员发挥更大的作用。持球球员总是能够很自然吸引防守方很大注意力,在三角进攻中,进行的无球空切和无球掩护的角色球员威胁性就会提高一个层次。

    而当三角进攻最后以巨星单打来收尾时,往往意味着在之前的环节中战术并没有成功,当然事实上也并非完全如此。即便在这个时候,超巨单对单依然是个巨大优势,毕竟篮球运动本身就是一个进攻上限高于防守的游戏,在单对单时,巨星有无数种办法可以进行终结。

    而乔丹和科比被公认是单打最无解的两位球星,一方面是他们本身都拥有精湛的背身技术和多种得分手段,而另一方面就是,三角进攻体系中的巨星单打,一次次磨练着他们的单打手段,就像射箭技艺奥秘一样,无他,唯手熟尔!

    三角进攻战术发扬光大于禅师菲尔·杰克逊,创始于老温特之手,但真正的起源,却是另一个人,约翰·伍登,率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也就是UCLA获得10届NC+总冠军,其中包括一次7连冠的传奇教练。

    美国大学篮球界最重要的两个奖项之一,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约翰·伍登奖,而另一个就是奈史密斯奖,他是篮球运动的发明人,能够和篮球发明人相提并论的篮球教练,足见他的伟大!

    三角进攻在最开始,就是他为UCLA设定的十大篮球原则之中的第二条,在球场一侧要有至少两个接应点,三个人之间要不断形成三角,在最开始三角进攻并不是一套固定的打法,而是这么一个战略原则。

    在NBA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天勾贾巴尔,在UCLA时期,正是在约翰·伍登教练手下打球,贾巴尔地位背身持球,其他队友不断通过空切和无球掩护在场上和他形成三角,也就是接应点,贾巴尔可以说是身兼轴和单打巨星的作用。

    有人说湖人OK组合三连冠时期并不是三角进攻战术,而事实上,湖人OK那套三角进攻战术,才是最接近本源的三角进攻战术。

    奥尼尔的作用就相当于UCLA时期的贾巴尔,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