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8 片酬博弈

    248 片酬博弈 (第2/3页)

主角的位置,根本就用不上史蒂文这样的大佬。

    这让尼尔对安迪的评价降低了好几个档次。

    可是,现在看来,不仅仅是尼尔低估了安迪,估计好莱坞大部分从业人员都低估了安迪。没有想到,安迪的野心从来就不在于”速度与激/情5“这一部电影,而在于蓝礼的整个职业生涯规划。

    在好莱坞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演员的收入是有严苛的阶级制度的,三百万以下,三百到八百万,八百到一千五百万,然后是两千万俱乐部。细节方面可能还会有一些偏差,但可以肯定的是,每一位演员想要提升片酬,这都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各方面的作用,否则这一次道恩-强森也不会吃到闭门羹了。

    至于演员想要达到票房分红的级别,这就更加困难了,就好像约翰尼-德普的”加勒比海盗“一样,演员在没有证明自己之前,他们是不可能拿到分红的,这里特指的是商业电影。那些票房普遍低于一千万的独立艺术电影,自然另当别论。

    因为一部商业电影的票房是需要由多方来瓜分的,制片公司、发行公司和放映院线三方来分割票房,分红比例一般是制片公司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发行公司百分之十五到二十,放映院线则拿走剩下的百分之四十,如果是环球影业这样的顶级大型电影公司,自己制作自己发行,那么除了放映院线部分的分红,其他就都归属环球影业。

    在制片公司收获的分红之中,一部分给公司自己,剩下的一部分则由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剧组成员瓜分。

    如果剧组的制片人是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一个人就要分走百分之十五的票房分红,那么其他人的利润比例自然必须下降。所以,在汤姆-克鲁斯的电影作品里,他总是倾向于和二线、三线演员合作的演员,导演、编剧也都是如此,因为这可以确保汤姆的分红不会被瓜分掉。

    简而言之,分给剧组的这一部分利润是有限的,剧组成员之间需要竞争。制片人自然不会希望演员过来分掉自己的利润。

    片酬的重要性还在于,一旦开了先河,就等于确定了演员的位置和级别。这一次演员出演作品拿到了一千五百万,那么下一部作品自然也会按照这个价码来开,至于演员自愿降低片酬还是友情出演,那则是演员自己的选择;同理,这次演员参与了票房分红,那么下一次继续参与分红,也是顺理成章的,至于分红比例多少、基本片酬多少,这就是另外一件事了。

    在利益至上的现代社会里,票房分红就等于从资本家身上挖一块肉,自然没有那么容易。

    不过,这里是好莱坞,擅长造梦的好莱坞。一夜成名的例子比比皆是,仅仅一部电影,片酬就从三百万飙升到一千五百万的例子也不在少数。

    这也是安迪的目标,他甚至不惜动用了史蒂文的私人关系。

    可是,安迪凭什么就对蓝礼如此有信心呢?规划居然如此有野心!仅仅只是”活埋“一部作品,这可看不出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