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战术根源

    579 战术根源 (第2/3页)

范-迪塞尔?”

    “呵呵。”安迪畅快地笑了起来,“他是最不重要的一环。之所以提起他,只是顺带提提朗-梅耶的态度罢了。”那满不在乎的语气透露着浓浓的不屑。

    在外行人看来,经纪人和大牌演员的碰撞,势必是演员占据上风,其实不然。除非是像汤姆-汉克斯、汤姆-克鲁斯这种级别的演员,他们对电影公司的影响力是实打实的,即使是六大电影公司也会考虑他们的意见,其他演员们都依旧摆脱不了“棋子”的身份。

    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利益当头,那么一切都好办;利益不复,那么就没有利用价值了。

    以汤姆-克鲁斯为例,他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因为票房号召力而已,否则“碟中谍”之后,克鲁斯连续失败了那么多部作品,电影公司早就抛弃他了;而是因为他本身的品牌效益,还有身后维系的庞大利益网。

    “汤姆-克鲁斯”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经营了将近三十年的品牌。他可以为那些籍籍无名的导演争取到项目的头笔款,他可以提拔那些名字都没有听过的无名演员,他可以通过熟悉的制片人迅速组建一整个剧组,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朋友对一部颁奖季作品的学院公关施加影响力……

    在这一个名字的身后,维系着一个网络,从制片人这样的大牌到场记这样的小角色,从顶级影评人到业余狗仔,呈现出一个金字塔结构,构成整个好莱坞世界的重要一角。不是说他们就可以呼风唤雨了,否则“阿汤哥”也不会奋斗如此多年都拿不到一座奥斯卡小金人了,而是他们身上延伸出来的利益可以渗透到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

    当一名演员达到了汤姆-克鲁斯如此高度,他们才初步摆脱了“棋子”的身份。

    至于范-迪塞尔这样的,虽然贵为“速度与激/情”系列的制作人,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在该系列之外,他的影响力微乎甚微,一旦“速度与激/情”的票房崩溃了,那么他也就一无是处了。

    所以,如果安迪想要真正地压制范,根本不需要正面对抗,他仅仅只需要在所有动作电影的候补名单上,将其他演员推上位就可以了,道恩-强森、杰森-斯坦森、保罗-沃克、马特-达蒙、休-杰克曼、杰瑞米-雷纳……虽然现在动作类型电影已经不复当年的荣光,但想要上位的男演员依旧一大把,更何况还有那些从来没有出头机会的新人演员。

    不仅仅是安迪,其他演员自己的经纪人也都会努力争取,安迪只需要背后推波助澜一番,范就会狼狈不已,苦不堪言。

    在好莱坞,想要教训一个人,方法数不胜数;想要教训一个人,并且让对方哑巴吃黄连,方法同样不胜枚举。安迪是一个有能力的经纪人,而站在安迪身后的是更加有能力的创新艺术家经纪公司。一个“范-迪塞尔”,从来不是他需要担心的对象,威胁的冲击力甚至比不上克里斯-海姆斯沃斯。

    战略上藐视对手,战术上却必须重视对手。事实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