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9 正式回归

    909 正式回归 (第2/3页)

利普还是可以感受到蓝礼恶作剧的小心思,有些少年心气。

    确认了邀请函来源之后,菲利普再次认认真真地阅读了一遍整个信函内容。注意到了一个小小的细节,“首演”,不是“预演”,也不是“试演”,而是真刀真枪的首演。

    经历过数个世纪的发展,伦敦西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这片区域里,与时俱进地做出了诸多改变,试图跟上时代的脚步;但本质来说,这依旧是一个保留了无数传统的戏剧圈子,沿袭了上世纪二十年代、三十年代戏剧黄金时代的光荣传统。

    事实上,试演和预演不是最为传统的环节,首演才是。

    所谓首演,就是戏剧正式登上伦敦西区或者百老汇舞台的第一场表演,公开售票,接受大众的评审和判断,类似于电影的首映式,但更多是一个上流社会、顶尖人士、资深艺术家们群星云集的场合。

    与其说是首映式,不如说是奥斯卡颁奖典礼,和伊顿-多默的个人品牌开幕仪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首演就是一场名流派对;同时,也是胜负分水岭。

    不过,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消遣活动越来越多,戏剧的地位节节败退。于是,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了试演;七十年代开始,又出现了预演。

    所谓的试演,就是字面上的意义,在正式演出之前,进行一次尝试性的、实验性的演出,观众基本上全部都是资深戏剧爱好人士以及专业剧评人、制作人等等。

    试演结束之后,包括导演、编剧和演员团队在内的所有人,都将虚心接受意见,然后彻夜不眠地对作品进行改动,演员尽快地重新开始排练,并且适应内容。

    最常见的情况是这样的,试演结束之后,通宵达旦地进行修改,次日早晨,排练全新内容;下午的日场演出,依旧保留原本内容不变;但当天晚上的夜场演出,就必须按照新内容出演了。

    而所谓的预演,稍稍有些不同。一出戏剧在伦敦或者纽约的剧院上演,成本着实太过高昂,不是每一个剧组都能够承担的,于是,在伦敦或者纽约的“首演”之前,剧组先在其他城市进行四周到六周的预演,希望可以收获到更多积极正面的反馈评论,继而为正式首演拉动票房。

    但预演的最大难题就在于,一部全新作品,终究还是要登上伦敦和纽约的舞台,接受那近乎残酷的考验,许多重要的音乐剧就是毁于预演时的口诛笔伐,来到伦敦和纽约之后,更是迎来了分崩离析的溃败。

    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戏迷们可以在网络之上分享每次预演最小的细节、最小的失误,真正地将鸡蛋里挑骨头的精神发挥到极致。

    试演是一个自我改进、自我追究的环节,而预演则更偏向于市场营销、商业推广的环节。但不管是试演还是预演,在戏剧普遍低迷的2012年,这都是至关重要的。就如同一部全新电影上映之前,通过内部试映来收集反馈信息,这是相同的道理。

    可是,菲利普仔细回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