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9 圆满落幕

    1329 圆满落幕 (第2/3页)

意了请求,而且还恶趣味地说道,“你们可以询问看看’绝美之城’剧组和’穿裘皮的维纳斯’剧组,看看他们是否愿意过来,否则,每一年,我们的得奖名单都早早被猜出来,真的太没意思了,不如制造一些悬念。当然,前提是他们愿意。”

    史蒂文的意见得到了采纳。

    罗曼-波兰斯基拒绝了如此“耻辱性”的邀请;而保罗-索伦蒂诺则慷慨地点头答应。

    正是因为如此,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在颁奖典礼之前制造了最大的悬念,并且将这种悬念保持到了最后时刻,这对于电影节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重要启示——

    为了制造收视率,也为了保持讨论度,也许他们应该借鉴今年的情况,做出更多的调整。

    尽管没有了“赫利”和“绝美之城”的搅局意外,但史蒂文宣布金棕榈得主的时候,还是在媒体中心引发了一片错愕的惊呼声,甚至可以说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把在场的所有人都炸得七晕八素。

    这是有史以来,戛纳电影节第一次正式地将金棕榈颁发给了一部作品的导演以及演员!

    一直以来,金棕榈就被默认是嘉奖整部作品,严格意义来说,就是包括了导演、演员、剧本等所有环节在内的集体荣誉;但不同于奥斯卡之上最佳影片由制作人上台领奖,金棕榈却始终都是由导演登台接受奖杯和掌声——

    金棕榈奖杯也是由导演个人保管的。

    更重要的是,媒体报道以及采访环节之中,导演也被认为是金棕榈当之无愧的得主。

    可以这样理解,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嘉奖的是制作人在整个电影制作流程之中的贡献,以及颁奖季之中的学院公关工作;而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最高奖项嘉奖的则是导演在整部电影背后至高无上的掌控力与创造力。

    “电视是编剧的艺术,戏剧是演员的艺术,电影是导演的艺术”,这句话在欧洲大陆得到了切切实实的验证,而在英美两国则是商业化高度集成之后,彻底模糊了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创作界限。换而言之,从艺术创作的根源来说,欧洲大陆和英美两国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体系。

    今天,情况却与众不同。

    史蒂文在宣布得奖者时,郑重其事地提及了三个名字:阿布戴,蕾雅,阿黛尔;一位导演和两位女演员。

    换而言之,这一座金棕榈就是为了嘉奖“阿黛尔的生活”这部作品以及两位主演的重要贡献。

    这与“醉乡民谣”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座评审团大奖用来嘉奖科恩兄弟的贡献,一座最佳男演员用来赞赏蓝礼的表演。

    这不仅意味着,两部在官方场刊双双创造历史最高得分的作品,在今晚成为了最大赢家,全方位得到了肯定;同时还意味着,“阿黛尔的生活”以创造历史的姿态,前所未有地为两位女演员赢得了属于她们的金棕榈。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演员摘下金棕榈;同时,这也是时隔十六年再次见证了金棕榈的“双蛋黄”,非常规意义的双蛋黄。

    难怪整个媒体中心都惊呆了!

    一时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