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5 打破档期

    1615 打破档期 (第2/3页)

 但现在,四季档期的概念已经变得越来越鲜明,同时市场的去向却正在悄然变化,得益于网络的存在,IMDB、烂番茄、影院分数是一个参考数据,而脸书和推特为首的社交网络口碑则是另外一个参考数据,这使得观众们对于电影选择拥有了更多可能——

    暑期档也可能出现票房雪崩的作品;其他淡季档期也依旧可能杀出口碑黑马。现在的核心问题就不再是“如何让观众走出家门”,而是“如何让观众走进电影院”,发行和宣传的侧重点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地心引力”就是最好的范例。

    华纳兄弟的宣传策略明显是一个错误,但依靠着戛纳的优秀口碑和蓝礼的号召力,首映之后却迎来了口碑狂潮,华纳兄弟当机立断地知错就改,临时调整发行战术和营销内容,然后整个北美就见证了票房奇迹。

    外行人士们看到了票房数字,而产业内部的专业人士们则看到了隐藏在票房曲线背后的规律。

    于是,整个行业的规则就开始一点一点改变了。

    重新回到“地心引力”身上,即使是年终票房排行榜出来之后,人们再次审视“地心引力”六亿三千五百万的北美票房依旧堪称是惊世骇俗的,数字的强大震撼力拥有一股摧枯拉朽的碾压力,确实令人不得不侧目,这一成绩也当仁不让地加冕了年终冠军皇冠!

    在这之后,“饥饿游戏2”、“钢铁侠3”、“冰雪奇缘”分别占据了第二名到第四名的位置,值得一提的是,前四名作品的北美票房全部突破四亿,这也是史无前例的头一遭,将整个市场的无穷潜力进一步爆发了出来。

    面对如此现象,经济学家是如此分析的:

    大萧条年代曾经出现“口红效应”。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依旧有着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相对廉价的奢侈品,口红作为一种“廉价的非必要之物”,可以对消费者起到一种安慰作用,这也就大幅度刺激了口红销量。

    现在,“口红效应”就转嫁到了电影市场上。因为在美国,电影票的价格始终稳定在七美元到十五美元之间,换而言之,也就相当于国内生活费的七元人民币一般,无疑是低廉消费。

    “口红效应”可没有季节之分,一年四季都不例外。正是在如此背景之下,“地心引力”的成功就进一步地推动了好莱坞各大电影公司打破档期桎梏的计划,历史车轮的前进,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完成的,而是时势造英雄——“地心引力”的辉煌仅仅只是扣动了扳机而已。

    不管如何,四部电影票房齐齐冲破四亿,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

    更进一步,“地心引力”和“冰雪奇缘”都是黑马,在意料之外的状况中爆发出了惊人能量,着实让整个市场侧目。

    随后,“神偷奶爸2”、“超人:钢铁之躯”、“怪兽大学”、“霍比特人2”、“速度与激/情6”、“魔境仙踪”则占据了前十名的剩余六个位置。“神偷奶爸2”是唯一一部突破三亿的作品。

    其中“超人:钢铁之躯”、“霍比特人2”和“速度与激/情6”的票房都远远低于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