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布局

    第三百六十五章:布局 (第1/3页)

    白斯文教授同基金会合作,但这并不代表他是完全隶属于基金会体系,作为大学教授,承担其它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开发也是无法推卸的责任,现在他所能做者,也就是尽可能多帮助基金会完成整个产业布局。

    比如这次为什么是135相机级别的CMOS传感器,为啥不采用尺寸更大的120相机传感器规格,那家伙的效果显然要更好一些,反正国家项目对成本都不太敏感。

    这些问题要想做出解释都很简单,主要是目前相机市场使用的主流产品都是135相机,未来相机数码化也更大可能是继承该规格的产品,自然白斯文教授也要选择走这条路做技术预研,后续最多就是通过其它手段做优化而已。

    “按照我们预计,至少还要等开阳的半导体制程工艺水平再进行一到两次升级,那时候才有可能生产出素质不错,像素超过100万的光学传感器,并且成本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

    毕竟是135全幅光学传感器,这东西的工艺成本再怎么控制,汪正国也不会觉得它能够便宜到哪里。

    未来二十年之内,数码单反相机注定只能是高端玩家、或者有商业需求的单位才能用得起,一般人就算了吧,毕竟动辄十来万的价格谁又能遭得住,也都是2000年之后技术大爆炸,数码单反才逐渐降价,成为普通人咬咬牙能够用得起的东西。

    该看的大致也都参观过了,东西是什么水准,其实不用多说,汪正国都很明白。

    “继续努力吧,反正在可见的十年之内,数码单反相机产业都还是摸索期,就现在的话,还是先埋头苦练内功、制定标准,市场产品就暂时用天枢系列维持存在感就行。”

    变革从来都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所谓质变,那也都是在不断积累量变的基础上实现,而现在明显就是还处于对量的一个积累时期。

    至于标准制定问题,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