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搞新闻

     第四百三十七章:搞新闻 (第1/3页)

    1993年,全新的开阳915处理器搭载到至强3电脑上市前夕,开阳半导体、瑶光电子、国防科大三方又一次低调地聚在一起。

    十年前,国防科大诞生了国内第一台超级计算机:银河1。

    它的研制成功,共和国可以向全世界宣布:在继美、日等之后,又一个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就此诞生,甚至被书写进中学历史教材。

    而十年后接过当年银河1超算大旗的继任者,全新一代银河2超级计算机闪亮登场,在这十年时间,从1983年的银河1计算机每秒1亿次浮点运算速度,到1993的美秒10次浮点运算速度,这又是全新地跨越。

    从当年银河1计算机采用非常规渠道“进口”处理器芯片,到现在银河2采用全套国产设备,使用最顶级的0.5微米工艺,开阳半导体推出了“开阳CS1”处理器,专供超级计算机、服务器市场。

    银河2处理器从头到尾全都是国产设备,最高兴的,那当然还是军队方面,当年银河1超算采用的处理器受到限制,不能用于军工系统,而现在银河2可以全套国产之后,向来荷包干瘪的军方也挥舞着钞票,发誓一定要把银河2超算采购到位,赶紧抱回家,还是落袋为安。

    航天、航空、国土资源、民政普查是大头,气象、石油、地质紧随其后,众多政府企事业单位是排在军方之后第二优先等级的客户,按照早前估计,开阳半导体也已经准备了充足地产能,在CPU方面绝对是卯足马力生产。

    毫无疑问,银河2计算机取得了成功,这是比银河1超算时代更大的突破。

    也都是在CMOS光学传感器、开阳CS1处理器之后,这才轮到PC级处理器开阳915用上0.5微米制程技术,随之而来的则是至强3电脑登陆市场,以及瑶光电子全新推出的便携式个人电脑。

    采用功率降低之后的开阳915Min处理器,性能方面比不上满血的915处理器,更不用说打了肾上腺素的915Max,但用它满足移动便携设备所需是完全没问题了,而这也是瑶光电子首次试水笔记本电脑领域。

    面对瑶光电子打头的半导体电脑产业第一梯队,整个东亚地区的PC电脑产业都是风声鹤唳,各种瑟瑟发抖。

    压根儿就没有谁能够在市场上与之争锋,南棒经过钱伯斯精心布局的剪羊毛过后,半导体集成电路产业一蹶不振,一年多时间过去,都还没能缓过劲。

    呆湾的PC电脑市场被佳能-瑶光电脑公司占领,就连从事集成电路代工的台电、联电也被开阳半导体,以及开阳半导体注资占股的特许半导体联合挤兑,丝毫看不到有任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