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见邵元节

    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见邵元节 (第1/3页)

    看着眼前的老人,王一心里还是很忐忑。

    “常听我孙女说起你,又看了你的剧本。”邵元节说话很平和,“所以就想见见你,和你聊一聊。”

    渐渐的,王一适应了环境。老人的平和让王一慢慢的放松,看上去不那么拘谨了。

    “您老想聊些什么?”王一不知道老人的想法,只好开门见山。

    “说说你写这个剧本的初衷是什么?”邵元节说:“怎么想起来搞军事题材的电视剧的呢?”

    王一微微沉吟,说:“我是一名军事爱好者,另外小时候的愿望就是成为解放军叔叔!”

    邵元节笑了,问:“那怎么没参军呢?”

    “我是因为些个人原因,才没有参军的!”王一说:“但是我对咱们国家军队的关注一直没中断过!”

    邵元节点点头,示意王一接着说。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对其他行业的关注,越来越少了!”王一说:“以前吧,不管怎么说,工人啊,农民啊,军队啊,科学家啊,公务员啊等等,都各有各的偶像,各有各的行业标兵。正是这些偶像和标兵的吸引,使得很多有志青年走上不同的工作岗位!”

    王一喝了口水,继续说:“可就是最近十几年,别的行业标兵什么的都没有了,全民向钱看了。商人的地位大大增加了。

    衡量人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是:这个人有多少身家!这个就太可怕了,可能我们生活的层次不一样,然而正是像我们这样的底层群众,道德观一变,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作为文艺作品也好,文化商品也罢,我们是有责任进行一些潜移默化的引导的。所以,我才想拍这么一部剧!让为国家奉献的军人,成为青少年的偶像!”

    “你说的是啊!”邵元节长出口气,说:“你刚才说文化商品的时候语气有些无奈,怎么?文化商品不好?”

    “文艺作品过度娱乐化,世俗化本身就是对文化的一种伤害!”王一说:“将文化当做商品卖,就必然会产生过度的献媚观众,让好的文艺作品无人投资,一些庸俗卖点的东西大行其道。

    重灾区还不是电视、电影。这些领域可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