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师
第二十一章 大师 (第1/3页)
但不管怎么说,“圈子”是肯定要进的,一般来说最好就是能有“老司机”带路。
比如和希德关系不错的《天生一对》的导演南希·迈耶斯和制片人查尔斯老爷子,有他们这种在好莱坞打拼十多年的老手介绍,就至少能获得一个被电影公司正视的机会。
但他们现在都在英国,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希德觉得即使获得他们的支持,也很难成功——因为他年龄太小了!
十六岁是什么年纪?
高中二年级!连大学都没进,高中都没毕业。而在好莱坞的导演圈,30岁才算入门,40岁算正常从业年龄,就算五六十岁还在奋斗的人也都一大把。
会有哪家电影公司会把他这么一个16岁的“小孩子”当回事?
所以正攻不行,必须迂回。
即将上市的《达芬奇密码》才是希德的第一块敲门砖。以《达芬奇密码》曾经的成功,希德现在最简单的就是坐等收获就好,但是一味无聊地等待,却不是希德的作风。
他拿起专门买来的一次性手机,拨通了一个前世曾经结交过的人物的号码,但愿他的电话号码没变过就好了,不然可要白费功夫了。不一会儿,对面传来接通声:“你好,史蒂芬·金工作室,请问你找谁?”
希德不由得精神一振,“你好,我是兰登书屋的编辑德希。”希德笑着假话张口就来,“我们最近有本即将出版的新书,希望能请史蒂芬·金先生写一篇书评。”
请知名作家给出版社看好的新书作序、写推荐本来就是出版圈的不成文规则,只是史蒂芬·金向来不喜欢出个书还要靠别人的新人,他经常说“想当年我们那些年,要想打拼自己的事业,都得自己一拳一脚的打下来,现在的小孩全都被宠的娘炮死了!”,所以他极少给别人写书评。
“对不起,史蒂芬·金先生现在不写书评很多年了。”电话对面传来拒绝的话语。
“不不,我们并不强求史蒂芬·金先生写书评,但是我们希望能把书稿发给大师看看,如果大师喜欢,愿意写书评当然好。就算大师没写,我们也可以接受。”希德笑意盈盈的说道,完全不给对方拒绝的机会。
“这个,史蒂芬·金先生现在几乎不接受任何书评请求。”对方虽然还在反对,但希德立刻敏锐的察觉到了对方语气中的松动。
“那个,为了表达我们的诚意,我们愿意资助史蒂芬·金先生五万美元和您一万美元的赞助费。”希德像个恶魔一样诱惑道。
电话对面啼笑皆非的说道:“对不起,你是在贿赂我吗?”
“是吗?”希德装傻的说道,“不,我们兰登书屋只是想对史蒂芬先生的慷慨帮助和您的辛勤工作表达一些感谢而已。”
“……”听到希德的话,对方沉默了片刻,希德不急不忙的把玩着手里的铅笔,他知道很多助理大多都是刚从大学毕业没多久的毕业生。
而美国的大学生很多都是靠助学贷款读完大学,但是进入社会后的收入却远远不够偿还大学贷款,所以这看似不多的1万美元,实际上对需要的人,是个相当大的诱惑了。
希德这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