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返回长安

    第十四章 返回长安 (第2/3页)

威信是很有力的帮助。于是下旨赏了刘病已一个亭侯,并赐一座将军府给他,看在张安世面子上,封了张彭祖一个南阳郡守,郑吉却只象征性地给封了一个校尉。

    许平君见到刘病已平安回返,还建功立业当上平贼将军,连忙纵体入怀,送给刘病已一个香吻,当刘病已也回吻她之后,脸色微红地推开刘病已,笑道:“刘大人,你多长时间没有洗浴了,身上好多的味道,快去洗个澡吧”。

    中国古人非常注重自我清洁,号召春天洗浴祛病的上巳节就是标志。

    西周时期,沐浴礼仪逐渐形成定制。由于沐浴已经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对沐浴有了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把沐浴单纯地看做洁身净体、润肤养身,更上升为隆重的礼仪。

    《楚辞》中,就有“新沐必弹冠,新浴必振衣“。

    先秦开始,祀神祭祖之前,都要沐浴净身,这已是个定法,表示内心洁净虔诚,称为斋戒。

    秦汉之际,全社会的沐浴习俗,已经形成,《礼记·聘礼》载“三日具沐,五日具浴”。

    汉时,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一天假,称为“休沐”,让官员有空好好清洗。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古人将洗涤分得极细,许慎《说文解字》云:

    沐,濯发也。

    浴,洒身也。

    洗,洒足也。

    澡,洒手也。

    可见中国古人对自身清洁的重视

    而在同时代,很长时间里,当时西方的教会,还在宣传洗浴是惩罚罪人的方式……4世纪时一位赴耶路撒冷朝圣的女基督徒,向人炫耀她已经18年没有洗过脸了,因此她觉得自己最“纯洁

    比起洗头,古代洗浴用到的物品,更加丰富:

    一、材料

    1)草木灰

    古代“洗头”用它,是方便有用的好东西,功效不述。《鸡肋编》中,记载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污。

    2)淘米水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用洗米水来洗澡去污,不光可以去污,而且保健功能奇佳,这个在古代是廉价而又普遍的早期洗发水和沐浴露。

    3)皂荚

    皂荚有十多个品种,去污能力有强有弱。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清洁皮肤的作用,亦为中国古代美容方中所常用。

    用皂荚洗衣服,衣服不会变色,不会收缩,纤维不会受损和失去光泽。用皂荚洗澡,还能去风湿,治皮廯。

    4)肥珠子

    即无患子。据《本草纲目》有记载,树生高山中,甚高大,枝叶皆如椿,五六月开白花,结实大如弹丸。实中一核,坚黑似肥皂荚之核,正圆如珠。十月采实,煮熟去核,捣和麦面或豆面作澡药。因其实如肥油而子圆如珠,故名。

    庄季裕的《鸡肋篇》中介绍,浙中少皂荚,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