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变故(一)

    第二十七章 变故(一) (第2/3页)

上上下下都是严阵以待。董卓以李儒为军师,以李肃为前锋,只等街北飞凤阁的信号。

    董卓没有白等,亥时刚到,飞凤阁方向便传来三响鸣镝,表明帝党派动手了。按照事先制定的计划,董卓应该马上乔装撤离雒阳城,向潼关方向转移。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三位皇叔的兵马来得太快。事发不到半柱香的时间,上万新军便将相国府里里外外围得是水泄不通。董卓势单力孤,陷入重围必定插翅难飞!

    刘焉刘表刘虞都是当世儒士,手无缚鸡之力。纵有万余强兵在手,他们也不打算强攻。于是乎,心理战开始了:“府内的人听着,陛下有旨,董卓欺君罔上,罪不容诛,凡主动投降者,皆可免除一死!”

    这条口号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只诛董卓一人,余者可以不追究。目的便是从心理上瓦解董卓军军心,使其不战自乱。可是,这些从没上过战场的文人又如何能够了解到一个可怕的客观事实——真正的心腹之士根本不会为言语所动摇,能让他们真正放弃抵抗的只有死亡!

    狗急尚且跳墙,何况人入绝境?既然已经无路可退,董卓身为一名久经沙场的老将,内心深处那股子宁死不屈的蛮劲便如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

    董卓耍起横来,李儒都拦不住:“全军听令,随本相冲杀出去!只要出了雒阳城,谁也管不住咱们!”

    相国府内的八百亲卫皆是凉州军中挑选出来的百战勇士,个个都是在鬼门关外溜达过一圈的老兵痞。只要他们的主公一声令下,这些悍不畏死的老兵便会死战到底!

    喊了半天诱降的话,依旧不见府内有任何骚动的迹象,三位皇叔有些吃不准董卓的打算了。按照他们的常规思维,既然门内之人反抗已无生路,那么投降便是理所当然的事儿。

    正当三位皇叔犹豫之际,董府正门突然大开,一队装备精良的士兵争先杀出。围困董府的新军仓促之下难以抵挡,刚一交锋便被杀得四散逃窜。

    “不好!”益州牧刘焉这些年没少和凉州军打交道,也深知凉州军之精锐飞熊骑的厉害。早在动手之前,刘焉便已打听清楚董卓身边的亲卫营的战力,知道这些兵都是飞熊骑中的佼佼者。

    如果说董卓亲兵的可怕战力令三位皇叔心惊的话,那么亲自披挂上阵的董卓则叫他们为之胆寒!董卓手执鬼头大刀冲锋在前,让三位长久以来只知养尊处优的皇叔见识到了什么叫身先士卒!

    董卓亲自上阵杀敌,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