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章 南铁公司(三)
第四百八十章 南铁公司(三) (第1/3页)
1648年12月10日,加耶戈斯河入海口附近。
轻柔的海风吹拂着人的脸庞,王启年抚摸着一棵本地常见的柏树,感慨万千地说道:“水是生命之源,也只有在背靠大河之处,才有这么一片森林。至于远方嘛,嘿嘿。”
远方自然是一片荒凉孤寂的景色了:低矮的耐旱灌木、稀稀拉拉的野草以及不知名的野花,构成了这片温带半干旱地带的主色调。当然这是远离河岸的地方,在加耶戈斯河入海口附近,河面宽阔、水量丰沛,即便是在枯水的冬春季节,这里依然没有断流,因此为两岸的森林、牧草以及众多的动物提供了宝贵的生命之源。
“海军的气象观测站最近几年都注意收集过巴塔哥尼亚部分地区的气象数据,根据最近五年的数据来看,即便是降水最稀少的高原地带,年降水量也在300毫米左右。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400毫米半湿润分界线、200毫米干旱分界线),巴塔哥尼亚高原属于半干旱地带。但加耶戈斯河畔水资源较其他地区较为丰富一些,基本可以认为是半干旱半湿润地区,可以发展一定的农牧业。”南铁公司另一位副总裁、前农业部长金科拉俯身摸了把地上的泥土,说道:“河两岸几百米范围内的土壤还好,由于加耶戈斯河千万年来切割的作用,细土比较多,土壤层比较厚。而且每年夏秋季节丰水期河水泛滥时,会从上游带来大量细土粒、动植物尸体粪便、有机质等等东西,因此这里的土壤还是适宜耕作的。”
金科拉只说了沿岸两岸数百米范围内的土壤适宜耕作。至于更远之处的棕漠土、戈壁滩什么的。他则什么也没有说。意思不言自明。那些地不是不能用,而是改造的代价着实太大,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是劳动力极端缺乏的东岸现在能负担得起的。有那精力,执委会还不如组织人手开发国内的西大荒地区呢,那里都是降水丰富的处女地,平坦得一眼望不到边,开发出来了就是好地。不比你在降水稀少的戈壁滩上和砂砾打滚强?
“有这片适宜耕作的土地已经够了。”王启年转过身,斜倚在粗壮的树干上,微笑着说道:“南铁公司的总部选址就定在这里,到时候南铁辖下的第一座定居型城镇不出意外也将定在这里。哈哈,南铁公司的总部,想好叫什么名字了吗?”
作为主持农牧业生产的副总裁,金科拉接下来一段时间将重点蹲在加耶戈斯河口指导工作。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一百名从本土好不容易挤出来的国民和大量物资。而在他们到来之前,道教教会早就组织了两百多名巴塔哥尼人、阿劳坎人来到此地,修建起了道观、仓库、木质码头等设施。让新来的这些移民们不至于一来就露宿野外。
南铁公司的总部定在加耶戈斯河口的后世阿根廷里奥加耶戈斯港,这里也将作为两洋铁路的起点。在这条铁路修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