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智利的进展(一)
第二百四十七章 智利的进展(一) (第1/3页)
话说自从在兴南港与郭子离分别后,茅德胜便乘坐火车返回了阿劳坎港。之前的这趟旅行对他来说,还是比较满意的,自问基本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即从海军部手里得到了一艘“北极星”级轻巡洋舰和一艘“小寒”级护卫舰的建造订单,这对近些年来一直努力追赶、试图超越三位“前辈”的太平洋造船厂至关重要。毕竟,能不能造军船,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家造船厂技术实力的分水岭,太平洋造船厂如果能顺利建造完毕两艘战舰并经海军部验收合格,那么对于该厂未来发展的重要性,是无论如何拔高也不为过的。建造两艘船只的材料该厂也已经准备好了,龙骨就用从秘鲁进口的热带大木,韧性强、硬度高、芯材抗腐蚀、耐虫蛀,相当不错了,且已经在太平洋造船厂这边阴干了不少年头,这会正好可以拿出来用。至于船肋材、船板及室内材料,也都准备得差不多了,松木、杉木应有尽有,但最多的还是山毛榉——这也是火地岛和智利南部寒冷山区的特产,非常适合造船,也时太平洋造船厂这些年来造船的首选用材。
考虑到这些船未来很可能要在热带海域执行各种任务,因此海军部对这些船的船底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他们要求用涂满毛发或木焦油的薄杉板将船底包裹起来,以防止船底被杂草和藤壶附着,进而使得海蛆破坏船底,对此太平洋造船厂也准备从大鱼河厂请技师过来专门教导,严格按照他们的规程来做。至于说在船底包薄铜板预防这些问题,这不是不可以,只不过成本略微有些高,故在东岸国内并不流行,甚至可以说极少。
茅德胜乘坐的火车走走停停,最后花了两天多的时间才抵达了阿劳坎港——这比起穿越麦哲伦海峡8-15天的危险航程来说不知道快了多少——然后在随从的陪伴下,视察起了太平洋造船厂,一家拥有近两百名技术员、工匠和学徒的南铁旗下企业。
该厂得益于南铁公司近些年来的大力投资,不但技术力量增长较快,这设备的更新换代也是相当不寻常。他们不但从第二重型机械厂进口了囊括“打铁工”系列1-3代在内的多台机器,还特别请人帮忙设计了许多风力机械,以应用南锥地区丰富到爆的风力资源,这从南锥一带遍布各地的工业风车就能看出出来——磨面、锻铁、砸石子、锯木、提水等工作几乎无处用不到工业风车。
太平洋造船厂的厂区内如今就有四台大型工业风车,都是60马力以上的,主要用来锯木和排干船坞中的海水,效率不比蒸汽动力的低,而成本却便宜了太多。当然了,他们的这种工业风车也是别处不太好复制的,盖因除了南巴塔哥尼亚地区以外,东岸其他地方的风力不但不够大,且还相当不稳定,不如常年刮着猛烈西风的阿劳坎县,这无疑大大限制了工业风车在其他地区的应用与推广。
茅德胜看着“呜呜”转动着的工业风车,一时来了兴致,便带人推开低矮的木门,进了工业风车内部的中枢机轴室。这台工业风车此刻正在轰隆做响,驱动着5台巨大的锯子来回切割着圆木,茅德胜观察发现,其零部件来源复杂,但多为木质结构,或许是为了节省成本的缘故吧。只有一些极核心的部件是钢制的,但枢轴是由从塞古鲁港拉回来的上等美洲绿心硬木制成,因为这种木材坚硬、耐磨损,而且价格便宜,这对工业生产来说极为关键。
管理工业风车的技术人员向茅德胜介绍道,这种工业风车白天用来锯木,晚上可用来排干船坞内的海水,而且还能从深井中抽取淡水并通过消防软管(橡胶制作)供水,端地是功能多样,价廉物美——比起靠蒸汽动力驱动的这套系统来说,总投资便宜了1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