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纷乱的命运
第四百零五章 纷乱的命运 (第1/3页)
天空阴沉沉的,雨将下未下的样子分外惹人讨厌。但这就是伦敦的常态,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奔流不息的北大西洋暖流在给英国提供了相对温暖的气候的同时,也为其带来了充足的水汽,所以阴雨天气就自然而然地成了伦敦乃至整个英格兰的主流——你不能指望所有好处都占全了。
伦敦现在的人口已经超过了40万。持续多年的城市建设给这座因商业而兴、工业而富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具备知识、文化和工作技能的法国胡格诺教徒以及大量荷兰新教徒商人的流入,给这座城市又带来了新的资本和技术,伦敦的发展也就此进入了新的层次,并把伦敦以外的所有英格兰城镇都远远抛在了身后——“英格兰只有一个头,硕大无朋”这句话,并不只是说说而已。
华夏东岸共和国新任驻英大使郑德祥今天离开铁公馆,参加了一场伦敦上流阶层举办的宴会。宴会的参与者除了伦敦本地商界、政界名流外,也包括许多国家驻伦敦的使节。很遗憾,因为英法两国目前正处于交战状态,所以郑德祥在宴会上没能遇到法国大使,其实他真的很想和对方聊聊的,在这么一个有意思的时刻。
不过,虽然没能见到法国大使,但郑德祥却见到了许多商界名人。这些在伦敦本地跺一跺脚都要震三震的大人物们,在看到郑某人时一个个都忘了矜持,死乞白赖地凑上来和他说话。郑大使其实非常理解这些人的心情,英格兰正处于工业大爆炸的时代,各项产业蓬勃发展,因此他们对各类机械设备、零部件、五金工具、化学制品乃至药品、各类民生百货的需求量都十分之大,每年都要从东岸大量进口。
尤其是他们目前出口额最大的两项纺织品和钢铁制品,是依赖得最严重的。前者需要进口大量机械零部件、染料、化学中间品等等,后者需要机械设备、钢条、耐用工具、高精度仪器等等,就连他们后发制人起来的玻璃制造业,也需要从东岸引进包括纯碱、模具、量具在内的一系列商品,如果东岸断了他们的供应的话,简直不可想象——也许他们需要重整自己的工业系统吧,生产效率会下降,直至痛苦地达到另一个平衡。
也就是说,英格兰工业大发展的一部分原因其实和东岸是脱不开关系的。没有东岸的商品供应,不是说英格兰的工业就完蛋了,但大大萎缩是肯定的。英格兰的商品能够大量倾销到欧陆及海外殖民地,只在于他们率先采用了更具效率的生产方式,引进了更耐用、更精确、更有效率的东岸商品和技术,这一点他们是独步欧陆的,没人能比得上。
与英格兰相比,荷兰人去工业化的进程已经持续了多年,其产业空心化程度已经到了令人心惊的地步。仅此一点,就注定了他们未来无法与英格兰人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商业资本家和产业资本家竞争,本来就存在先天劣势,更别说现在很多荷兰商业资本家害怕战争和动乱,一直在往英格兰移民了。
联合省未来的命运,应该是相当黯淡的。除非东岸人愿意自己割肉,将所有商品在欧洲的代理权都给予他们,自己不下场经营,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法国的工业化进程比荷兰要好上不少,但问题一样很多。他们的主要麻烦在于,其政府——准确地说,是国王路易十四——对工业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