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寻宗记》第一回《卦山奇遇》

    《宇宙寻宗记》第一回《卦山奇遇》 (第2/3页)

,那七彩神光竟然不是直线状,而是呈弯曲的波浪状!

    殿内四下无人,静悄悄地。我不由自主地走进去在宝座上坐了下来。呵,感觉真好,就好像坐在了一大团记忆棉上,整个人仿佛跟宝座融化在了一起。

    宝座前面有一案台,上面不知被谁放了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我很好奇的把这杯茶端起喝了,喝完茶后,我感觉大脑变得异常清灵空明,然后就接收到一段奇怪的信息,醒后,我仍然记忆犹新,于是拿笔记了下来。奇怪信息如下:

    公元748年,唐朝。有一个牧童常年在卦山山脚给财主家放牛,那块肥沃的土地上年年青草繁茂,是一个放牛的好地方。

    公元753年,这里却几乎不长草了。当时天下大旱,古时候的人们认为天下大旱这类天灾是老天爷对皇帝的惩罚。

    这时唐朝皇帝李隆基的朝廷确实朝野上下礼崩乐坏,官员腐败不堪,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国中一派歌舞升平、繁华似锦,实则动乱将始。不过,一个小小牧童是不懂这些的,他只知道牧草长势不好,牛就吃不饱,牛若廋了自己就得挨打。

    这天,看着日渐瘦消的牛群,牧童愁眉不展,想想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他不禁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牧童令人心碎的哭声在山谷间回荡,这时正好有个神仙从卦山路过,被牧童悲凄的哭声触动怜悯之心,便悄悄把一个聚宝盆埋在山洼里,并栽上一丛牧草,随之又化身凡人,指点牧童赶牛去那块地里吃草。

    这块地上的牧草刚被牛吃完,不一会儿就又长出一丛新草来,好像永远吃不完似的。

    ……日复一日,群牛个个吃得膘肥体壮。

    时间一长,这事儿不知怎么就让财主给发现了;从牧童那里套出这件事情的始末之后,财主便跑去那山洼里探索,但却只挖出个残破的石盆。

    刚开始时,财主并没在意,随手将破盆拿去装猪食。然而,当猪总也吃不完盆里的猪食时,财主意外地发现了这只聚宝盆的秘密。于是,财主干脆把这盆洗净作存粮用具,结果他放进去的粮食也照样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最后,财主总算想明白了,便试着往盆里放了一枚铜钱,果然这钱在盆里也变得越来越多,仿佛野草般生生不息。此后,财主不停从聚宝盆里取钱广置田宅。后来,这件古怪奇异的事情,随着财主无限扩张土地的欲望渐渐传遍四野八方。

    有天,这件事传到了太原节度使郭子仪那里,他得知有聚宝盆这么个宝物现世之后,立即下令收缴上来。

    财主听到这风声赶紧抱着聚宝盆向卦山深处逃去。一路上跑啊跑啊,实在跑不动的时候,财主发现路旁有一棵形态与众不同的柏树,躯干是扭曲向南的。财主急中生智,立刻就把这棵树作为标记,将聚宝盆埋在树下。天黑前,没跑多远的财主被官府派来的追兵捉拿了回去。

    经过官衙一番敲打,天亮后,急于戴罪立功的财主带着郭子仪的下属去寻找那棵特别的柏树。

    不料,一夜之间,在聚宝盆的作用下,卦山上下所有的柏树躯干尽皆扭曲向南,这时候财主也弄不清自己到底把聚宝盆埋在哪棵树底下了。

    最后,郭子仪不得不动用大量官兵,在卦山连着挖了三天三夜,才找到那聚宝盆。后来,郭子仪在拥有无尽粮草的优势下,为皇帝平定了那场祸乱天下的“安史之乱”。

    之后,有神仙下凡收回了聚宝盆。至此,李唐王朝已颓势难挽,渐渐由盛转衰。而那漫山遍野形态扭曲的卦山柏则成为“卦山一绝”。

    不知道其他人看了以上的信息会不会感到奇怪,反正我是奇怪的不行,因为这和我以前看过的关于卦山的神话传说不太一样。

    第三节山洞寻宝物

    卦山离交城城区不远。清晨,常有市民以卦山为线跑步锻炼,只用半个钟头就能从城里到山脚跑一个来回。

    时值盛春,山花烂漫时节,我去卦山晨练。路上微风拂柳、花香怡人。我随其他锻炼的人们沿途慢跑,在这大自然生成的大氧吧里,呼吸着野外清新的空气,放眼漫山绿意盈盈,整个人犹如置身于蓬莱仙境之中。

    我被美景吸引,不知不觉离开人群来到了一个地势较高的地方,在这里向四周举目远眺。看着那一棵棵扭曲向同一方向的柏树,有个特别的想法突然涌上了我的心头:“如果有一天,整个人类也像这些柏树一样,团结起来,统一方向,一起迈向大同世界新纪元,那该多好啊!”随后我不禁大感奇怪,我一个小小蝼蚁怎地会冒出如此雄伟壮丽的想法?

    为了留住美好的景象,我取出手机,拍了很多照片。美景使我流连忘返,等到肚子咕咕叫起来,我才想到要回家。就在我保存最后一个图片的时候,突然有一滴水掉落在手机屏幕上。我抬头一看,啊,天色竟然暗了,这时又有几滴水掉下来打模糊了眼镜。

    说时迟那时快,风起云涌,细雨蒙蒙而下。坏了,我只顾拍摄美景,跟着感觉走,都不知道现在身处何地。当务之急,就是寻找能避雨的地方。

    偶然间,我看到不远处有几只奇怪的青蛙,它们种类大不相同,却像一个集体似的排着队向一个方向跳去,我顺着那个方向看去,发现那边好像有一个奇怪的小山洞。巧了,我正好可以进去避避雨。

    我走近那个山洞后,发现刚好能钻进去,这是老天给我一个避雨的好地方啊。如果能在洞里捡个文物就发财了,我一边想着好事一边壮胆向洞里挪动。

    因为山洞里太黑了,于是我拿出手机,打开了手电功能。通过观察,我发现山洞里面竟然很宽敞,没走几步,就有一股阴寒之气扑面而来,于是我下意识地停住了脚步。

    这时听到“呱呱”的声音从洞口传来,原来刚才的那些青蛙也进到山洞里来了,它们好像不怕人似地。我数了一下:一、二、三、四、五、六,一共有六只青蛙。

    只见青蛙们跃到洞中间便停止前进和跳动,排成一个六角形的阵势对着山洞深处不停地“呱呱呱”直叫。

    我顺势把手机的手电光转向那边。咦?那是什么?哎呀不得了!一条一米长的y字形双头怪蛇立在石缝前,瞪着四只大大的眼睛对我目露凶光,它通体颜色鲜艳,绝对是条剧毒之蛇。

    幸好刚才我没有再往前走,万一被这条蛇咬一口可不是闹着玩的。

    我眼疾手快,赶紧随手抓了一块石头砸了过去,十分幸运地正好命中怪蛇y字笔画聚集点,也许此蛇的致命处就在那里,一击必毙。

    看着怪蛇的尸体,我长吁了一口气。这时,我突然想起:“神话传说中好像提及,奇怪的动物一般会守护着神奇的宝物,是不是还有聚宝盆这类的宝物等着我搜取呀。”

    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走过去察看,倒是没有再冒出什么危险的东西来。突然,我惊喜地发现怪蛇后面有一条石缝,里面嵌有一个很特别的东西。

    那是一块形状很规则的石头,一眼就知道那根本不是天然形成的。兴奋得我连刨带抠拿出来拂去土后,发现是一个约一尺宽、一寸厚的六边形石匣,其正面刻有一幅八卦图,而八卦图的中心则是阴阳太极图。

    我摇了摇,好像听到里面有硬物碰撞的声音。我心跳逐渐加速,暗喜:“哈哈,难不成真有宝贝在里头?”

    我在激动之余手没拿稳,石匣“咣”地一下摔到了地上,碎了。

    从石匣里面掉出一本好像是布质的线装古书,还有好多紫色的小石头碎片。

    我正准备仔细查看,却被旁边几只青蛙“呱呱呱”的叫声吵得心烦。我转头看向山洞外面,只见那雨来得快、去得也快,天色早已放晴。

    这时,我突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我一向是相信自己的第六感的,于是我匆忙把外套脱下来,包好石匣碎片和古书,然后快步走出山洞。

    刚离开山洞没几步,就听到后面“轰”的一声,伴随着巨响的还有地颤,吓得我赶紧回头一看,天啊!那山洞垮塌了。好险!寻找宝物的贪欲让我把安全意识抛到了九霄云外,刚才我若是晚走一会儿,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为受了惊吓,当时我的大脑几乎一片空白,所以我也没特别留意垮塌山洞附近的地形特点,忘记做记号就匆忙寻路回家了,当时我都紧张得差点迷路回不了家。后来我有个做城管工作的朋友得知此事后也想去寻宝,不和我商量就自作主张找了一台小型挖掘机,然后把我生拉硬拽上协助他寻找那个山洞,却怎么找也找不到了。因为在第二次去之前又下了好几场雨,早已经把所有的痕迹冲刷得干干净净。

    且说那天我神不守舍地回到家中,赶紧喝了一大杯茶水定了定神。我边喝茶边默默地为那些埋在山洞中的青蛙念“阿弥陀佛”,祝它们能有好运。

    在心情平复之后,我开始仔细翻看那本“布质”古书。当看到古书的大部分全是紫色的字符时,我愣了一下神,隐约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可是大脑仿佛短路一般怎么也想不起来。

    看着那些似曾相识的紫色字符,却不知道其代表的意义和内涵,我的好奇心非常强烈,想尽各种办法对古书进行破解。我上网查询各国文字进行比对,却没有丝毫头绪。我又下载了最新最全的文字识别软件,用扫描仪配合进行识别,却只出现断续的没规律的代码。我甚至拍下一些古书的照片发到网上,想请热心网友帮忙辨别,希望能有线索,却鲜有回复。

    在书的最后一页,是一篇类似乐谱的东西,很奇怪!因为这篇“乐谱”和书前面的内容根本不配套,甚至和书本身也不配套。我把这篇奇怪的“乐谱”复印了下来,抽空去找了几个学音乐的朋友,让他们分辨,却都称看不懂。

    我忽然想起有个朋友是音乐老师,她姓李,平日里爱好收集古乐谱,于是去找她请教。只见她不太肯定的说复印件里的内容像秦汉时期的乐谱,可是她也破译不了。

    看着我失落的神情,李老师向我建议:“你怎么不去让专家鉴定一下呢?”

    我说:“我认识的专家就是你呀!别的专家我也不认识呀!”

    李老师笑道:“我算什么专家。告你个消息,有一个鉴宝栏目正举办‘太原民间寻宝’的活动呢!我刚拿祖传的乐谱去做了鉴定,鉴宝大师说是安史之乱后失传的《霓裳羽衣曲》,唐玄宗李隆基所创,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还为此曲伴过舞呢。据说这是唐朝大曲中的法曲精品,非常值钱呢。”

    一语点醒梦中人,我喜道:“是真的吗?你怎么不早说呀!恭喜你啊!今天太晚了,改天有空了一定瞅瞅你的宝贝,长长见识。明天我就去太原,让大师鉴定一下我发现的又是什么宝贝。”随后我向李老师要下鉴宝节目的联系方式和地址,便告辞回家。

    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带着古书到太原拜访那些鉴宝大师去了。报名、排队,终于轮到我了。我激动地把古书拿了出来,没想那几位大师神色紧张俱是一愣,问我是从哪里得到的古书,我据实以告,然后向他们询问此物的底细。

    只见这几个大师经过认真仔细的鉴定,然后又交头接耳商量了好一会儿,最终对我说了如下这番话:

    “经过我们认真鉴定,发现此书的年龄比最古老的刻有象形字的龟壳的年代还要久远,而此书的制作工艺却是未来的,做书的材料比当前最高级的宇航服所采用的材料都高级数倍。让我们惊奇的是,书后面的乐谱是两千年前汉朝张良的真迹,书前面的连我们都看不懂的内容却是印刷的,而印刷所采用的工艺比现在的纳米印刷都先进,更特别的是这些印刷字符都带有微量辐射,暂时不知道对人体是否有害,需要你去专业机构进行进一步鉴定,但我们不建议你这样做,反而是想劝你赶紧把它拿回去收藏好。因为此书岂止价值连城,换一百个迪拜都不成问题,世界首富都买不起这本书。如果引起坏人的觊觎,那么你就会有天大的麻烦了。”

    啊?我听完后直瞪眼,嘴巴半天合不拢。最后我半信半疑地回了家。上网一看,果然突然间冒出一些不怀好意的回信,都是打听我那本书是哪来的,问我家在哪,要上门鉴定。吓得我赶紧把网上的信息删了,然后把这事放一边,不再声张。

    那段时间我连网都不敢上了,平时只看书报和电视。某天看科教频道我还长了一点儿见识:“经过研究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器的撞月数据,专家初步判断月球是空心的,如果月球是实心的,撞击所引起的月震时间不会那么长……”

    第四节他乡遇故知

    搞点小小的发明和创作是我的业余爱好,我的正式营生是做服装批发兼零售。由于生意刚起步,不是很忙,有空时我就搬个小板凳坐在店门口,一边喝茶晒太阳,一边看看来来往往的男女老少,这对于我来讲也是一种享受呢,有种笑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