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梦觉仙诀 第一节

    第一回 梦觉仙诀 第一节 (第2/3页)

你能再通关否?”然后就封印了圣帝尊的超能力,极大地降低了圣帝尊的频率,并把元神状态的圣帝尊扔向公元2009年的地球。

    频率降低,维度降低,时间流速(时间流逝的速度)变快,圣帝尊的元神正在发配途中,他呢喃着:“是否会遇到和之前不同的场景和局面?究竟该如何应对?怎样才能逃出生天?……”

    在二号宇宙内,圣帝尊竟然又将附体到“我”的身上。二号宇宙中的“我”也是想象力特别丰富,脑细胞够多,空间够大,能容纳额外的数据。所以无论在哪个宇宙,圣帝尊都会附体到“我”身上。

    “我”在那个宇宙是这样的人生轨迹:公元1999年,“我”和朋友合伙开了一个小网吧。搞副业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为了自己娱乐。

    有一天中午休息,“我”作了一个奇怪的梦,梦到在“我”家庭院上空,出现一个洁白色的巨大城堡。有神仙从城堡中飘然出来,降落在我家院子里,送给我一张卡,然后就消失了。

    “我”醒后竟然还记忆深刻,那张卡就像带芯片的银行卡一样。要知道那时候小县城的银行里都是用磁条存折,磁条银行卡刚在大城市的银行中出现,还没有普及,当时根本没有芯片银行卡这个概念。

    在梦的预示和机缘巧合之下,过了一年也就是公元2000年,20岁的“我”来到了省城太原,在一家股份制银行找到了一份差事。当“我”领到发工资的磁条银行卡时,心里就咯噔了一下……

    没想到地球在公元2008年也咯噔了一下,那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这场地震唤醒了“我”,让“我”思考,对于脆弱的生命来讲,究竟什么是永恒?“我”开始思考活着的意义,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在寻找答案的时候,我慢慢地懂得了什么叫放下。

    “我”逐渐对佛、道、基督及各类宗教都有所涉猎,那些经典使我沉淀下来,不再浮躁。看得多了就觉得这些宗教的源头好像都指向同一个地方,那里就是神之所在。

    当“我”的智慧到达一定程度以后,“我”就产生了一个特别的想法……

    小时候,“我”很爱看书,最让“我”神往的就是那些优美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

    一本本经典书籍,一个个精彩故事,伴随“我”度过童年、少年、青年;书中描绘的那些五彩缤纷的世界,为“我”打开了一扇探知与了解宇宙奥秘的神奇大门。

    长大后,正是网络时代,信息发达,但“我”发现网上误导人的杂乱信息实在是太多太多。有一天,“我”想:“‘我’为什么不自己写一本正本清源的好书推荐给大家看呢?”从此,这个心愿仿佛就成了一颗等待萌芽的种子,深深扎根在“我”的心田。

    这一天,“我”终于下定决心,“我”要重续心愿,挑战自己,去写一本前所未有的好书。并且“我”立志,将会用一生心血去写、去修改,要让这本书无限接近于完美。

    为了这个心愿,“我”放弃了待遇优厚的银行工作,利用所有休息时间去写作。有时候,半夜有灵感了或是想起什么地方需要修改了,也会立马爬起来写。

    人生短暂,“我”越来越觉得:人一生只要做好一件事,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便算好了。所以“我”会拿所有的资源都围绕在写书这件事上,这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我”辞职以后有了较多的自由时间,有时候“我”就会回到老家交城探望父母,顺便去当地名山“卦山”散心。

    这天,“我”来到了卦山“天宁观”寻找写作素材,进门前突然晕倒了,这是被来自一号宇宙的圣帝尊穿越附体了。这里需要交待一下,本来这个时候,二号宇宙的圣帝尊已经隐藏于“我”的大脑中了,两个宇宙中的圣帝尊就在这一瞬间融合为一体,强大的融合力量同时把“我”也融合了进去,我们三个当时就成为一体了,“我”从此就成为了圣帝尊。

    旁边众人正待施救,圣帝尊却清醒过来,这时圣帝尊突然发现这里不叫“天宁寺”而是叫“天宁观”。这是怎么回事?啥时候改名的?正所谓:

    卦岳不曾现佛阁,偏遇道观爻峰间。瞠目结舌圣帝尊,且将犹疑问山人。

    这里有人对圣帝尊说:“听你口音是交城人,怎么连这都不知道?这里一直就是天宁观呀。”有其他人说:“是不是他刚才晕倒把脑袋磕坏了!”“哈哈哈……”

    不对啊,圣帝尊记得在原先的宇宙中,天宁寺始建于唐初,是卦山规模最大、名气最响的寺院,在其山门檐檩之下悬有一横匾,上书“第一山”!三个字迹苍劲有力,是祖籍太原的北宋著名大书画家米芾所题。

    而在这个二号宇宙里,有黄帝问道于仙人的传说,道家思想从老子开始完善,在东汉真正作为宗教并将八卦图案作为标志。老子姓李名耳,唐太祖李渊公开宣称自己是李耳的后代,让天下子民以道教为国之首教,儒教次之,佛教则更排在儒教之后。于是卦山上建了一座同样规模的道观而非寺庙。当然,这里还存在一个截然不同的“聚宝盆”的传说:

    天宁观有一位得道的老道士,深藏不露的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扫地、割草、喂牛。老道士在某天割草中发现了聚宝盆,为了避免引发灾祸,他将聚宝盆悄悄地埋在一株呈扭状的柏树下,并施展神通使聚宝盆附体在卦山上,于是卦山化为聚宝盆的形状,“盆”中皆扭状柏树。

    圣帝尊听旁边众人解说之后渐渐明白了。

    2009年之后,外地人到卦山旅游时,远远地就可以在“龙山大街(交城县境内把307国道的其中一段称为龙山大街)”的西段看到“卦山路口”的标志牌,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卦山。而在早先没有标志牌的时候,作为国家级重点保护风景名胜的卦山虽然和307国道近在咫尺,如果你未留意的话,即便你走过、路过,也会错过这么一个好去处。世言“真人不露相”,卦山却像是“真山不露相”,本书亦为此理,乃“真书不露相”也。本传奇故事有“三字经”概括之:

    若广学,惧其繁;但略说,能知源。阅本作,考实录;古今明,若亲目。

    故事准备开讲,请各位有缘的看官且看且珍惜。

    圣帝尊现在无心欣赏风景,当务之急首先是要联系上月球内的圣星人同胞。第一步就是去找书,但他来到记忆中的地理位置后,却没有找到那个山洞,真是怪事。

    无奈圣帝尊去小摊买了个望远镜,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