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惯性等于死亡

    第64章 惯性等于死亡 (第2/3页)

认冯见雄是他至今为止遇到过最强的。

    “行,我也相信,你不是故意犯这种低级错误的。我也不屑靠对手的低级失误得分,”冯见雄并没有咬住不放,而是轻描淡写地放过了对方此前的不严密,“现在,让我们进入正题吧。”

    观众们不由又被调动起了好奇心:合着刚才的交锋只是开场白热身?

    马仲碌神色一凛,也察觉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我重点说两点,”冯见雄清了清嗓子,沉缓而坚定地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对方口口声声说对我国的农业生产者提供补贴型的宏观调控,就能和资本注意国家的同类政策一样,起到引导产能的作用——但我要说,你想多了,这种调控的效果,根本不存在的。

    第二,哪怕我再退一万步,在承认这种调控效果存在的立场上往下讨论,我也想说,增加国家战略储备,和鼓励农民种粮,这两件事之间也没有一毛钱关系。换句话说,要增加战略储备,买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自己种?买不到吗!”

    说着,他并没有坐下,而是保持了伸出两根手指的姿势,傲然站在那里,似乎就立等马仲碌问为什么。

    “什么?怎么可能?这冯见雄在说啥?我怎么完全听不懂背后的逻辑?”

    “听那个因果关系的句式,貌似很严密的样子,虽然道理我听不懂……”

    这一次,不光是吃瓜群众这么窃窃私语,连地科院的一辩郝芳也好方了,可见冯见雄的话突然性很强。

    郝芳只是一辩,技术特点和史妮可是差不多的,就是嗓音台风好,加上觉得马仲碌有才华长得也不错,想接近男神才加入院辩论队的。

    能够把对方的非应变型选手也打懵逼,可见冯见雄的大话说得有多突然。

    “你凭什么说我国补贴的调控效果不如外国?冯见雄,说话是要讲证据的!你光抛出一个观点算什么?”马仲碌死死盯着对方,内心也在高速运转,揣摩着对方究竟会说出什么惊人的证据来。

    “我当然会给你心服口服的证据。”冯见雄对此并不在意,“首先,你们这些人,看到‘倒牛奶’事件,就跟着起哄,联想到了历史和政治教科书上引述的‘资本注意制度的罪恶、资本注意国家在大萧条时,资本家们宁可把牛奶倒到河里,也不肯便宜卖给饥寒交迫的工人喝’——是不是?你敢说你看到倒牛奶的事件时,没有一时冲动想到书上的这些话?”

    “我……确实想到过。但是这……这有什么问题么?”马仲碌觉得危险的气息更甚了,却不得不顺着冯见雄的意思承认。

    上一次他有这种危险的感觉时,还是苏学长在一次训练中指出了他一个过于相信经验的非理性错误时。

    “资本注意倒牛奶的罪恶,那是几十年来历史政治教科书上反复论证过的,难道这背后的逻辑也会有问题?”马仲碌回答完之后,还在如此思考着。

    他自问是个非常思辨,绝对理性,绝不盲从盲信的人。

    然而,关键是冯见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