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因缘际会

    第92章 因缘际会 (第2/3页)

题:“怎么想到这些的?”

    答题者一愣,勉强说了些“平时就很热爱阿狸巴巴,经常钻研这家公司的优劣势”之类意思的解释。然而看得出来,马风对于这种回答并不满意。

    假大空,套话,从报告到报告,从“干货”到“干货”,没有自己的观察,没有自己的生活感触。

    这样的人,能谈得上热爱自己即将要做的工作么?没有一点点人性的温度。

    靠努力准备,是不能长久的。

    几分钟内,好几个面试者都或明或暗地栽在了这个问题上,可惜还不知道自己究竟哪儿给马风留下了坏印象。

    “还有谁有不同看法吗?”马风扫视了一眼,并没有流露出他认出了场内某些人。

    田海茉举手了。

    “你讲!”

    “谢谢马总,我说一点我个人的不成熟看法。我觉得与其贪多务得、率先横向扩张生意覆盖范围,不如集中精力先把手头的业务做到最好——我并不是说不要扩张,而是觉得应该首先从纵向上扩张,把整个阿狸巴巴和淘宝网现有平台的供应链把控起来,最终自建阿狸巴巴的物流和服务体系,把目前的客户服务得更好。

    这样一来,消费者就不会再遇到快递小哥盗窃用户网购的智能手机或者首饰后人间蒸发,也能降低快递小哥揽件派件时责任心不足、乱丢摔坏货物呃概率。至于目前的快递派件周期不稳定、消费者无法追踪物流进度等问题,更是可以彻底根除……”

    马风不由笑道:“自建物流可不容易,成本投入可能比新开一个业务品类更费钱。我们是线上的公司,不是线下的公司。”

    其他几个面试者,也觉得田海茉是为了一味求新,而故意铤而走险说些标新立异的话。

    “小田这个算盘可打错了,这么说一点作用都没有,反而会被马总觉得好大喜功的吧。”一旁的林婉如是想,不过她也谈不上为田海茉惋惜就是了。

    大家本来就是才认识了一两天的交情,田海茉挂了她还少个竞争对手。

    “马总,您刚才问的是十年、十五年。等到线上的空白市场被彻底跑马圈地圈完之后,总要和线下结合的。而且彻底自建物流,无非是非常久远的未来、物流技术极大发达之后的终极目标。在此之前,完全也可以有些成本不高的,小步快跑、高速迭代的的中间性成果可以追求……”

    听了这话,马风才收起一开始的嘲讽,身体微微前倾:“喔?那你倒是说说,怎么个中间性成果?”

    田海茉倍受鼓舞,她深吸了一口气:“我上个月听马总您在‘西湖论剑’论坛上的一个演讲视频,提到了阿狸巴巴准备搞大数据,以期两三年内略有小成。我觉得和电商配合的物流行业,也可以进行大数据整合。

    由阿狸利用自己的行业地位,推动规范各家快递行业主流公司的运单数据采集清单,并且利用新式的扫码技术实现更多统计维度数据的快速录入,并且在阿狸的云端服务器上统一分析、处理、优化……”

    “这样,在三五年之内,阿狸完全没必要亲自自建物流,也能扮演一个现有电商配送物流的数据服务者,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而且,根据数据采集、处理、传输成本每年降低数倍的技术发展速度。我觉得这些工作在两三年内就有可能进入成本的商业化可行性区间……”

    田海茉说到这儿,其余面试者都不禁肃然起敬起来,连林婉也暗暗自愧不如。

    不过所有人也都更加嫉妒起来,心说这姐们儿居然面试之前准备了这么多干货。也不知道是买通了阿狸内部哪个大牛战略调研师,才拿到这份干货的。

    其实,田海茉这番策略,有相当一部分是后世阿狸巴巴自建的“菜鸟物流”的早期设想雏形。如今才06年,这些东西自然是完全没影儿的,其中最最现实的部分,在阿狸人眼里至少也超前了两年以上——这还得建立在08年金融危机顺利爆发、国家经济彻底转型的基础上。

    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