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买路钱

    第150章 买路钱 (第2/3页)

但是买苹果那种姿态很嚣张的产品,就不一样了。出了非消费者过错型的故障,就该直接把IPHONE丢到乔老狗脸上。

    毕竟你就是装逼端架子玩“整体解决方案”、“物料成本跟售价没关系”的么。既然整体解决方案都解决不了整体问题了,还有什么好解释的?没这两把刷子,就该承担不被消费者当人看的下场。

    那些会乖乖跪舔听乔老狗解释“消费者应该用正确的姿势握手机”的狗奴才,毕竟是少数。

    没有金刚钻,非揽瓷器活,就是这个下场。

    “我接受,多谢邵总体谅,这次真是不可抗力。但既然是我们答应了的事情没做到,该承担的下场我们当然承担——也请邵总不要因此对双方多年的友好合作产生负面影响。”

    杜丘明很识时务地服软了。

    他不是亏不起几百万一个的案子(是成本就亏好几百万,如果按做成后的可期待利益来算,起码亏千万级别),相比之下,把大客户继续拉住,才是眼下更重要的事情。

    那些大型地产集团,每年给合作的顶级律所的生意,哪一年不是至少数千万规模的?

    所以,杜丘明不但认了帐,还免费给邵凯提供了半个上午的免费咨询,帮邵凯揣摩如何把已经造成的问题解决掉——在国知局复审委的洞被堵上后,按照原计划把集团旗下那家新子公司打造成国家级高新企业,肯定不可能在年内实现了。但是这个目标还是要做的,无非看要多耽误多久,一年还是两年。

    对于大型集团来说,旗下有个国家级高新,带来的各种政策减税和其他利好,一年还真能攥出至少几千万上亿来。所以,哪怕只是多耽误一年,就不给律师费,也说说得过去的。

    “聊了这么久,能提供的点子我也都说了,去吃点东西吧,饿着肚子怎么动脑?邵总对粤菜有兴趣不?我知道一家驻-京-办私房菜。”

    杜丘明几千万的生意都砸了,也不在乎请客吃大餐这点微不足道的小出血。

    去五星级酒店或者什么高档米其林两星餐厅吃特色菜,那都是屌丝想象力的极限,其实真正有身份的人都知道,要吃好的地方特色菜,就得找各省各机构的驻-京-办小灶。

    邵凯正要答应,杜丘明的女秘书却给他手机上转进来一条短信。

    杜丘明一看就变了脸色,肃然回复了“不见!”两个字。

    感叹号也是特别打的。

    “没事,一点日常杂务。”他合上手机,还不忘对邵凯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解释了一句。

    09年的时候,商务人士用翻盖机还是有的,全屏幕直板机还没彻底普及,更多只是年轻潮人用的。(那些跟时代前沿不太接壤的行业,老板们到2012年还有人用诺基亚呢。)

    邵凯狐疑而略带深意地看了他一眼,杜丘明也就没好意思说出“别走正门”这种要求。

    他匆忙下电梯,往停车场赶,甚至都没打算开自己的车。可惜,在地下车库的电梯口,还是被人堵了。

    “杜总是吧?诶你秘书怎么说你不在呢。”一张欠揍的脸出现在杜丘明面前,一脸人畜无害,

    “自我介绍一下,你可能不认识,我叫冯见雄。前阵子跟着国知局刘教授发了一些文章。我当时就觉得刘教授所为有些不妥,可能会误伤到一些同行,结果真的就误伤到你了,今天我是来配个不是的。”

    冯见雄的话说得很客气,可是内容就完全不客气了。

    杜丘明暗暗咬牙,想不明白对方为什么占了便宜还要来挑衅。

    这不是圈子里的行事风格。

    除非,冯见雄说的都是真话:也就是发论文捅破窗户纸的事儿,是刘渊明那个“老愤青”做的,冯见雄已经劝阻了但无效。(如果刘渊明真的是为名不为利,力排众议这么干的,那么外人当然会把他误认为是老愤青。)

    “这位冯先生是……”一旁的邵凯微微抬手示意,让杜丘明解释一下。

    毕竟,邵凯并没有关心过那些论文上每一个署名,他只是看结论,看正规机关的法律文件。

    而且,刚才杜丘明神色中微微的不自然,和回避,已经让他意识到了些什么。

    杜丘明没办法,只能解释:“邵总,导致贵公司计划失败的罪魁祸首,就是这小子了。别看他还是个在读研究生,手段之卑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