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杀价

    231 杀价 (第2/3页)

咱们都出,供电局怎么也得掏一半。”

    “腰斩再腰斩啊你这是?”

    “砍价不都得这么来?”

    “得,得,这个你来吧,我不行。”张逸夫笑过之后,还是提点道,“谈的过程中,看好周进步的脸色,别给谈急了,这些事毕竟还是他说的算。”

    “呵呵,那肯定,周进步我已经摸透了。”向晓菲大笑道,“这人就好面子,好哄。”

    “成吧,别忘了催赵红旗先过来,你缺个帮手。”张逸夫伸了个懒腰,起身朝卧室走去,“既然你已经努力到这个份上了,我也要抓紧了,正好这段时间我可以不回厂里,难得闲暇,得利用好了。”

    “利用好干吗?”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准备找博哥吧。”张逸夫微微一笑。

    这会儿,张逸夫的卧室中已经摆好了一台装好软件的386,以及一台二手的爱普生打印机。这些东西早晚自己也要用到,当时借着采购的方便,在何大城那边成本价攒了一台,现在到它发光发热的时候了。

    张逸夫本身是学电力系统的,大而全,对电力工业大多数知识都有所掌握与理解,这才得以在运用“电脑”的时候如鱼得水,然而他并非是完美的,在一些专精方向上,有着很大的障碍与困难。

    比如工业设计。

    那次去二修厂参观的时候,张逸夫就已经感觉到了自己这方面知识的薄弱,进军制造业并非轻松自在水到渠成的事儿,弄不出新玩意儿,二修厂依然只是个二修厂。

    偏偏,“电脑”中最强大的部分莫过于设备制造方面,那些十几年后的先进东西就摆在那里,那些实用型技术也许哪天就被哪个家伙发明出来了,这对张逸夫来说绝对是巨大的浪费。十几年的时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张逸夫没空去从头学习工业设计与图纸绘制,他能想到的最好方式就是拿计算机制图,然后再找信得过的专业人员修正。

    对张逸夫来说,搞设备制造,是一件滚雪球的事情,越滚越大,越大越博,越博越滚,需要不断有资本的涌入,才能在产品质量数量和类型上占领市场。

    难点,依然是第一桶金,相对于工业化的生产线,倒腾电脑赚的那几十万实在太不够看了,而一旦完善了流水线,创出了市场口碑,雪球一滚,那就停不下来了,滚来的钱可以去研发制造更多的新产品,更多的生产线。

    对于常规制造企业来说,这么想有点太理想化了,凭什么你做一个产品成一个?

    可对于张逸夫来说却完全不必为这个发愁,脑子里成百上千跨时代的产品,他只恨人生苦短。

    张逸夫其实大可全神贯注的做这件事,光是电力设备制造这一途,就足够让人功成名就,而且可以离体制稍远一些,只要产品水平过硬,横竖都能成功。

    之所以没脱离核心组织,并不是他犯贱或者爱官帽,只因更大的野心使然。当人站在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