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改制(上)

    第116章 改制(上) (第1/3页)

    0116、改制(中)

    汉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其军事制度继承秦制,也有不同的改变。

    主要分为西汉军制、东汉军制。

    汉军分为京师兵和地方部队,京师兵又分为北军和南军。

    京师兵,由城门校尉统领。

    另有非正规军,执金吾率领的缇骑,负责治安。

    虎贲中郎将下辖左右仆射、左右陛长率领虎贲郎,羽林中郎将下辖羽林监,和骑都尉一起统领羽林骑,虎贲和羽林都是皇帝的卫队。

    光禄勋下辖五官左右三个中郎将管理三署郎,三署郎在汉初曾组成郎中骑是主力的骑兵部队,但后来三署郎成为仪仗队和候补官员的训练班。

    地方部队,各郡由都尉率领。

    边郡的边防军由长史率领,各王国由中尉率领,县和侯国由尉率领,边县另有障塞尉。

    北军又称屯兵,是汉军的精锐部队。

    长官是中垒校尉,其下是屯骑校尉掌骑士,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

    南军又称卫士,为守卫皇宫的部队。

    长官为卫尉,其下主兵的有南宫卫士令、北宫卫士令、左右都候等。

    另有宫掖门司马七人主管宫门守卫。

    战争期间,派出由将军率领的临时编组的作战部队。

    将军下有长史、司马辅助,部队分若干部,部由部校尉和军司马率领,部下设曲,曲由军候率领,五百人一曲,曲下有屯设屯长,五十人一屯。

    【据《汉官六种》《汉书》《后汉书》等。以上】

    这些只是最基本的,由京师到地方的军事将领。

    可自从汉末开始,立下战功的武将愈发的多起来,皇帝不断的封赏,造就了将军遍地,都尉反而沦为下等官职。

    地位最高的为大将军,其次有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又有前、后、左、右诸将军。

    甚至还有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安将军,四平将军。

    大都督,都督,上大将军,杂号将军等等。

    汉武帝闲着没事,还置了长水、屯骑、越骑、步兵、射声、中垒、胡骑、虎贲八大校尉。

    将军出征时常置幕府,作为参谋机构。

    在郡、县分置郡尉、县尉,协助郡守、县令掌管军事。

    汉末,设州牧,是州郡最高行政与军事长官。

    可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