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喜事连连(燃魂3)

    第132章 喜事连连(燃魂3) (第1/3页)

    0132、天下事(燃魂4)

    时光飞逝。

    辗转进入年关。

    过去的三个月——

    在徐达、秦琼的指挥下,荆州新军早已今非昔比。

    另外,除了先前焦玉制造出的“火雷弹”,在鲁班、马钧的协助下,改良了投石车。

    关于改良,是根据刘辩的下一步计划得来的。

    毕竟,投石车过于巨大,为了因地制宜,这才创造出不同类型的投石车。

    重点,在鲁班、马钧的协助下,不仅改变投石车破旧的结构,在攻城破坏力方面,远胜从前。

    随着不断试验,开始加大生产,且,赶在天降瑞雪之前,将第一批送到益州。

    紧接着,第二批进行生产。

    在生产过程中,让刘辩值得欣慰的是,鲁班、马钧、焦玉三人不断的进行改良。

    对于他们这种“原创”型人才,刘辩是理解不透的。

    另外,随着刘辩许诺沈万三,命他为“两州估客使”,沈万三倒也幸不辱命——

    经过一个半月时间,除了对两州物产详细的了解,遵从刘辩之命,制造出一万八千件棉衣。

    通过张昭、荀彧,以及两州相关的官员,在他们的协助下,将棉衣贩卖到幽州。

    为了安全起见,沈万三特意了解买家的身份,万一卖到刘虞、公孙瓒的军中,就愧对刘辩了。

    结果很是庆幸,都是穷苦百姓。

    沈万三知道刘辩得民心,可幽州百姓目前不是刘辩的人。

    对于贩卖棉衣的钱,自然要比市面上的便宜一成。

    所说商人只为牟利,可沈万三确实为了长远打算。

    另外,这也是刘辩的意思。

    在沈万三前往北地之前,徐达的新军练成,挑选出三十位出类拔萃的尖兵!

    而后,这些兵又通过刘辩的特殊训练,加入到黄承彦的“尖刀”,负责窃取诸侯的有利消息。

    其中十五人,刚好随沈万三北上,穿过新野,往汝南、芒砀山、彭城、兖州、青州、冀州,最终直往幽州。

    另外十五人——

    其中八人去了并州、长安、陇西、西凉。

    余下七人去了淮寿、秣陵、庐江、会稽、豫章、建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