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白袍陈庆之(燃魂1)

    第143章 白袍陈庆之(燃魂1) (第1/3页)

    0144、袭营(燃魂2)

    戚继光自蓉城发兵,十二天后,抵达西散关。

    西散关,位于长安以西,又称“大散关”,是关中四塞之一。

    西散关以西是陇西、洮阳,再往西则是“羌”。

    北面有长城,南面有秦岭,董卓最担心只有西边和东边。

    长安以东,一旦函谷关被攻破,紧接着就是潼关。

    自汉朝以来,自从修建潼关,军事上渐渐放弃函谷关的存在。

    不过,在关键时刻还是管用的。

    只是,在军事防御方面,函谷关远不如潼关的一半。

    即便潼关城坚,董卓也选了一位信得过的人守城,那人便是郭汜。

    郭汜是董卓的老部将之一,最初在雍州、西凉打击贼寇时,便跟随董卓。

    华雄死后,董卓身边除了吕布,武力最强的只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

    怎奈刘辩攻打函谷关时,张济、樊稠接连战死。

    至于西散关,西面就是贼寇,董卓自然也用了一位信得过的武将,那人便是李傕。

    李傕与郭汜一样,皆是董卓的老部将之一。

    至于为什么没用吕布?

    因为吕布曾败在刘辩的人手里。

    当然,这倒不至于从此弃用,董卓知道吕布的战力强悍到什么程度。

    至于先前受伤,显然是被群起而攻之,否则也不至于连赤兔马都丢了!

    伤愈后的吕布,被董卓安排在府上,随时听候调令。

    殊不知,经过关东联军攻打洛阳,以及刘辩穷追不舍,险些致其死亡。

    另外,再加上有很多人希望他死,更加为了安全着想,也就将吕布留在身边。

    因此,战力第一的留在身边,只能用战力第二的武将,守护长安的西大门。

    话说,戚继光率部抵达西散关时,刚好是午后申时。

    由于昼短夜长的缘故,此时的太阳即将落山。

    遥望二里外城关,戚继光命身后的祖逖、狄青,原地扎营。

    对于原地扎营,荀攸没有异议,只是——

    “戚帅,要不要让守城主将,知晓我等的到来?”

    “不必,我们人多,已经被对方发现。

    待明日,关前叫阵便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