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紫竹林,轻抚琴(3更)

    第179章 紫竹林,轻抚琴(3更) (第2/3页)

 不等蔡邕说完,刘辩急忙打断,“择日不如撞日,孤看今日今时最好不多。”

    刘辩不等蔡邕回话,便架着他离开此间。

    ……

    半个时辰后。

    蔡府。

    墙外的高树上,间或着几声惊人的鸟鸣。

    墙面虽斑驳,但从墙上砖搭成的小窗和四周的装饰,仍可见其洒脱简丽的风格。

    屋顶出檐比较少,正是前些年在工匠间流行的制作样式。

    如此种种不禁使得刘辩揣测,主人或许是个飘逸灵秀,有好生之德的世外君子。

    事实上,蔡邕的名气很大,他是汉代最后一位辞赋大家。

    其所作赋绝大多数为小赋,取材多样,切近生活,语言清新,往往直抒胸臆,富于世态人情,很有艺术的感染力。

    其中代表作品为《述行赋》,全赋短小精悍,感情沉痛,批判深刻,情辞俱佳,是汉末抒情小赋的力作。

    公元175年(熹平四年),蔡邕有感于经籍距圣人著述的时间久远,文字错误多,被俗儒牵强附会,贻误学子。

    于是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飏等任,奏请正定《六经》的文字。

    灵帝予以批准,蔡邕于是用红笔亲自写在碑上,让工人刻好立在太学的门外,这就是中国第一部石经“熹平石经”(又称汉石经、一体石经)。

    后来的儒者学生,都以此为标准经文。

    碑新立时,来观看及摹写的,一天之内,车子就有一千多辆,街道也因此堵塞。

    由此联想到,蔡文姬能有这样的父亲,成长在这样的环境中,难怪会成为大才女!

    然而,纵使蔡邕声名显赫,此刻在刘辩的搀扶下,却不敢走近家门。

    “蔡老,都来到您家门口了,该不会,不欢迎孤吧!?”

    刘辩并非有意强人所难,毕竟他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事,见见她的女儿,也无伤大雅。

    虽然刘辩面对召集杀手的张喜,做出正当的自我防卫,没有任何毛病,可偏偏玄甲军出现,震撼到了蔡邕。

    当然,刘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