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凄惨的刘协(3更)

    第456章 凄惨的刘协(3更) (第1/3页)

    0456、凄惨的刘协

    刘辩的神色落在李绩眼中,深知牧野、朝歌那边传来喜报。

    不过,随着刘辩陷入沉思,李绩很是不解。

    于是,李绩向刘辩拱手作揖,继而上前接过军报。

    不多时,李绩拱手道:“主公可认为是张燕?”

    李绩不认识张燕,更不认识王匡,倒是听说过黑山军最近的战绩。

    至于荀彧信上所说,李绩却不好妄下断言。

    “如果荀彧所言属实,张燕不无可能杀了王匡。”刘辩说着,夺过军报的最后一页,目光落在——时常抱怨听信小人之言。

    旋即,刘辩指给李绩看,并说:“如果荀彧没说这句话,那绝对不会是张燕所为。”

    话说,当初刘辩试图拉张燕入伙,正是以王匡做跳板、做说客。

    可是,事实上自从刘辩与张燕见面开始,王匡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

    但是,张燕所说“听信小人之言”,显然是在抱怨。

    然而,张燕自从决定跟随刘辩,确实死了几万手下兄弟,可张燕并没有埋怨过,反倒面对刘辩充满了自责,甚至因为没有堵住袁绍,还做出负荆请罪的举动。

    如此,张燕岂会因为死了几千、几万兄弟而后悔追随刘辩?

    “这里面,必然存在蹊跷,或者是不可告人的目的!”李绩看向刘辩,不敢确定地说道。

    刘辩闻言不语,转眼看向那斥候,问道:“王匡死后,河内主事的可是苏护?”

    “回主公,正是苏先生,还有掌管河内郡数万将士的都督张扬。”斥候如实说道。

    汉末、三国时期,都督一职获得较大发展,开始逐渐成为司州及地方州郡的军事最高领导人。

    张扬仅是河内郡的都督,却远远没有东吴大都督周瑜的官大。

    只是,刘辩对这张扬不甚了解,更没有听王匡说起过,显然有点意思。

    殊不知,刘协在东归路上,是张扬送来粮食,否则刘协极有可能饿死在洛阳城外。

    “告知荀彧,命人查查张扬的底,若对王匡有不利的举措,当就地格杀,还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