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九百五十九章 普及教育灭士族

    第二千九百五十九章 普及教育灭士族 (第2/3页)

用的是南方的拓印之术,也不算太稀奇,但他能把那些文章中的字,做成模块,然后排成整版,如此一来,加以油墨,就可以大量拓印,本来如果这样只是在士族之间传播,那也无妨,可是刘裕却有意把这些书向平民百姓们发放,若是人人都会识文断字,人人都想靠这个当官掌权,那还有谁愿意去耕作渔采,谁愿意去做那苦力活儿?当年商鞅变法,最多也不过是让本就凶悍好斗的秦人平民甚至奴隶有通过军功得到耕地的机会,可没说敢得罪所有士人啊,刘裕这是要断天下士人的进身之路,只为自己在平民百姓中得一个好名声,他不仅想当皇帝,更是想当圣人,为此,不惜破坏千百年来的士庶之道!”

    姚兴笑了起来:“若是刘裕是个胡人君王,那倒不会有人反对他,因为在我们草原人眼中,以力称雄,即使是一时的奴隶,也有翻身为主人的可能,这天下的强弱之道,又岂会长久不变?”

    陶渊明摇了摇头:“你们胡人没有中原的这种传统和规矩,以力称雄的同时,是部落大人,酋长们占有着绝对的优势,从妻妾的数量上就远远高于普通族人,部落攻战,战败的部落往往举族为奴,男子或被杀,或成奴隶,女子则成为战胜部落的妻妾,尤其是部落大人的,为其生儿育女,所以部落首领往往多子多孙,再不停地去分家变成新部落,久而久之,一家一姓之部落就会开枝散叶,越来越强大,这个道理,跟中原是一样的。”

    “只不过我们中原人,向来讲究仁义,讲究规矩,讲究以和为贵,不要斩尽杀绝,所以,我们更需要维持这种道统的传承,从春秋开始,就只有贵族,诸候的子孙们才有识字的权力,才通六艺,这是与黔首的天壤之别,哪怕是国破家灭,只要这文化还在,仍然有翻身的可能,秦汉虽然实行军功爵制,但仍然不让真正掌权的出士人行列,汉武帝独尊儒术,其实就是维持这种士人优先的道统传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