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二百零七章 孟相亦打退堂鼓

    第四千二百零七章 孟相亦打退堂鼓 (第2/3页)

多年,你陶公既然是读书明理之人,是天下名士,怎么能这样倒因为果呢!”陶渊明脸上的肌肉跳了跳勾了勾嘴角,换了个话题冷笑道:”刘裕,我不跟你讨论这些,现在军情紧急,没有时间跟你这样清谈论玄,现在的事实就是你的大军远在天边根本回不来,靠了你那些疑兵之计,这建康城撑死了也就一两万的兵马,靠了这些新败之军,乌合之众,是守不住建康的,孟仆射,你原来一直反对车驾北上,是因为你觉得刘裕肯定来得及带大军归来,是孟昶轻轻地叹了口气:不错,我原以为,刘裕的大军一定会在危难之时杀回来,就象当年他带着海盐城的数千兵马,急行千里,三天之内赶到了京口一样,只是,我确实没想到,这回他是回来了,可是大军却不在。

    刘裕沉声道:

    “建康城中还有数十万的百姓,历阳,京口这些地方的守军,加上建康的守军也有两三万人之多,加上从百姓中征集丁壮,凑个五万人马,守住建康数月不在话下,彦达,你也是久经沙场之人,当年也看着我驰援京口而那一仗,主要是靠京口父老打的,不照样也打退了十几万的妖贼吗当年可以,为何这次就要失去信心孟昶咬了咬牙:

    “因为这次不一样,当年你是守京口,就算打输了,建康城中的皇帝也来得及撤离,可这次,车驾如果现在不走,就再也来不及了,你大军如果没来,那不如就带着皇帝,赶快渡江去江北与你的大军会合,方为上策。说到这里,孟昶顿了顿你可以撤掉历阳的守军,就是因为你觉得守不住历阳,而且这样分散兵力,是兵家大忌为什么换到建康,就要这样固执呢我原来也考虑这个军心士气的问题,但我那是把希望寄托在你的大军回援上,既然你的大军不在,就不能固执已见,不如让世家子弟们回吴地招兵买马,在江南抵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