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九百七十六章 家世才华孰轻重

    第四千九百七十六章 家世才华孰轻重 (第2/3页)

县丞的萧何这些人甘愿追随,就象刘裕,他不过一个里正,却是整个京口人心中的大哥,其武艺和义气是一方面,但更主要的,是他有领导和组织才能,在京口的时候,他手下就有一帮愿意追随他的兄弟,和刘毅一样,都是京口的一方枭雄,即使是进入北府军后,也明显比武艺不在他之下的刘敬宣更有人缘,这种领袖之力,是他刘裕家世代血脉相传的,从远祖的楚王一系下来,延续至今。”

    说到这里,陶渊明顿了顿:“庾公就不用说了,庾家是颖上望族,世家高门,而你穆之兄虽然一度落魄,但也是汉高祖刘邦的长子齐王刘肥之后,血脉高贵,陶某不才,虽然家道中落,但家祖侃公,也曾经威震荆州,为天下所景仰,这些祖辈的高贵血统,都传承在了我们身上,这也是我们三人今天坐在这里,高谈阔论的原因。”

    刘穆之突然大笑了起来,一边笑,一边摆起手,对面坐着的二人,庾悦一脸的疑惑,双眼圆睁,而陶渊明则平静地坐在席上,一言不发,直到刘穆之这样笑了足有几分钟,笑得几乎要瘫在了地上时,庾悦才干咳了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些不满:“穆之兄,何故发笑?这,这虽然您是相公,可是现在并非朝堂之上,你这样,有点,有点那个,嗯,失仪了吧。”

    这最后一句,庾悦还是拿出了世家子弟的那种派头,咬着牙说的,因为毕竟现在的他的身份,比起当朝相公的刘穆之来说,已经有所差距了。更不用说现在身为白身,甚至是待罪之身的陶渊明了。

    刘穆之慢慢地收起了大笑,缓缓地坐直了身子,他的胖脸已经通红,肥肉还在微微地跳动着,却是渐渐地平复了呼吸,说道:“我刚才想到个事情,比较失礼,庾公,陶公,我可以说话吧。”

    陶渊明面无表情地说道:“穆之兄但说无妨,今天只是我们以朋友身份谈天说地,无论你说什么,也不伤和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