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一十九章 改授吏学缓矛盾

    第二千六百一十九章 改授吏学缓矛盾 (第2/3页)

了功绩,不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管好一个县,一个郡,一个州了么?以前古代先贤有名言,说是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拔于卒伍,要是踏踏实实地学了这些真正的治国理政的本事,不是可以更好地以后治政管军吗?”

    刘穆之叹了口气:“只是这样一来,如果还是察举和中正,对官员子弟进行风评之类的,那吟诗作赋的本事肯定不如人家,这样一开始定品阶的时候就会很吃亏啊。”

    刘裕正色道:“定了品阶无非是授散官而已,真正要补实官,还不是要到各个大将和高等官员的幕府之中应募嘛。比如我的镇军将军府,就是你来负责人才的考核,你说你到时候是要个出口成诗的大才子,还是要个会写文书,会算军粮,熟悉法令的循吏呢?”

    刘穆之笑了起来:“你还别说,现在不要说我们这里,就是连希乐,无忌他们的军府之中,也是多招有真才实学的这种循吏,而不象以前那样,靠着会喝酒,会作诗就可以随意地拜官了。你们这些大将之间要是有竞争,自然就会让手下多有真才实干之人,少那些文学浮华之士。而且,后面要治政,也需要政绩考核,恐怕后面各地的郡守,内史这里,也多是要这些能征得了丁,收得了税,度得了田,执得了法的吏员啦。”

    刘裕点了点头:“就该如此。那就把庠序的内容改一下,后面印刷的书,也开始改教这些。这样一来避过世家高门的诗词歌赋,经史子籍,二来嘛,也让功臣子弟们多学些有用的。不过,忠孝这些做人的根本,还是要学,象二十四孝这些故事,还得多教多学才是。”

    刘穆之淡然道:“这点我来安排,妙音,如此一来,是不是能让你们安心了?”

    王神爱平静地说道:“起码能让我娘不至于无法回复谢混,郗僧施他们。不过,今天你们注意到没有,庾悦倒是态度有所改变,以前他是最看不起寒人和低级士族的一个,而现在,却肯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