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 谁为谬?(感谢盟主蹦不出猴子的石头!)

    071 谁为谬?(感谢盟主蹦不出猴子的石头!) (第1/3页)

    大论堂内。

    檀缨饮水之间,心下正一次次感谢韩愈,感谢中学生背诵目录。

    《师说》是真的无懈可击。

    以出身而论,韩愈确实应属于儒。

    但他所述的师道,可谓放之四海皆准,上下千年皆通。

    所以韩愈也是个讲事实,讲逻辑的思想家么,跟唯物也算沾个边的。

    同道中人,都是同道中人。

    至于对面,武仪只闭目饮水,思索后招。

    一刻快谈之间,为避免太过惨烈且混乱的情况,每人皆可请一次间歇饮,以整理思绪。

    毫无疑问,谁说出“间歇饮”三个字的时候,这半场就已经输了。

    旁边,老儒借添水之机,俯于武仪耳边道:“馆主……此势不妙,不如言败散谈。”

    “小破绽而已,我认了就是。”武仪闭目沉吸道,“再者,我要的不是输赢,是勾出他的唯物之道。”

    “馆主,容老夫直言……”老儒瞥着檀缨道,“此人必是有备而来,老夫听到‘传道受业解惑’时,亦如醍醐灌顶,想着此话该由我儒圣人说出才是……可寻尽了却也找不到。”

    “必是檀贼盗儒……你叫人继续找,这边先开谈。”

    老儒无奈一叹,只好行至堂中宣道:“饮毕续谈,武馆主,请。”

    武仪就此长舒一口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刚刚无德无才的指责是我谬误了,应是唯物家的师道,不论德只看才。此论已罢,我且问你,若无德有才之人为师,教出来的学生是有德还是无德?”

    檀缨:“我怎么知道?”

    武仪:“……你认败了?”

    檀缨:“跟胜负有什么关系?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老师受业解惑,教给学生知识,解答学生问题,这关德行什么事?我倒是要问问你,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其意为何?”

    武仪:“圣人之意为,只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到处都有可供学习,效法的人。”

    檀缨:“好,那你诠释师道的第一句是什么?”

    武仪:“为师者…………德…………德为先。”

    檀缨:“所以按照你的论说,圣人不该先考察此三人的德行,再称他们为师么?还是说每三个人里,就有一人的德行在圣人之上?”

    武仪:“……此为赖辩!圣人言简意赅,你在曲解圣人之意!”

    檀缨:“圣人用的可是‘必’和‘师’两个字,意为‘便是寻常并行的三人,也有可以在某一方面当我老师的人。’此意确凿无疑,你刚刚模棱两可的解释,才是在篡改圣人之意吧?”

    武仪:“……圣人只是没有篇幅在这里论及德行,并非德行不重要。”

    檀缨:“我并没有与你讨论德行是否重要,只是在说德是否为‘先’的问题。

    “孔圣在说‘必有我师’的时候,未论及德行,这是确凿无疑的。

    “而你却说德为先,此亦确凿无疑。

    “那么,德究竟是否为先?

    “此事,汝与孔圣,必有一谬。

    “谁为谬?”

    武仪:“此为……诡辩…………”

    檀缨:“我只问你!谁为谬?!”

    武仪:“………………”

    檀缨:“怎生无言?这岂非是在默认,我唯物家‘传道受业解惑’的师道,才更接近圣人的理念?”

    武仪:“……………………间歇饮。”

    檀缨:“你早已饮过!回答我,谁为谬!”

    武仪扶桉怒目:“…………我为谬!是我,我过于看重德行……应尊孔圣之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