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检司
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直沽巡检司 (第1/3页)
泉州爆发大规模回乱的时候,张镝率领的船队已经抵达三千里外的山东成山角﹐从这里折转西北往直沽航行。
直沽距离大都只有三百里,并且压在了大都的命脉上。
大都的命脉就是漕运。
自从把大都作为京城,蒙元这个大帝国就有些头重脚轻。它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之间距离太远了,难免有一种供血不足的困扰。
大都城里有数不尽的王公贵族和上百万的军民,吃喝用度需要消耗无尽的资源,针对北方的征伐所需的粮草军资同样是个填不平的无底洞。然而中原地区被蒙古人残暴杀戮,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城乡破败,至今未能恢复经济。
南宋投降后,帝国的财赋重心不断南移,从江南搜刮到的海量物资必须依赖长达几千里的漕运送到大都,随着蒙古上层贵族的奢靡腐化和战争的扩大,对漕运的依赖也越来越重。
最初的漕运大致循唐宋大运河旧道入大都,但因旧运河失修,很多地方淤塞难行。为此元廷只能采取多种办法,一方面征集大量的民夫开挖疏通运河,首先挖通济州河,引汶、泗水经济州西北至须城安山,南来运舟由徐州经济州河入大清河,至利津入海,海运至直沽,再水陆联运至大都。同时征用更多的民夫开凿会通河与通惠河,计划在几年内将大运河全线贯通。
总体的漕运路线是,江南——江南河——邗沟——黄河——东平——临清——直沽——大都。
为弥补运河漕运的不足,又不得不采用海运或者海河联运的方式。其中一条河海联运路线是从淮东顺淮河故道东下出海口,沿海岸北上入胶莱河,再经海道至直沽。海运主要是傍海岸航行﹐遇沙搁浅﹐艰难曲折﹐航期长达两月余。
主要的海运路线是,江南海港——东海——黄海——渤海——直沽——大都。
看得出,不论是海运还是漕运,抵达大都之前都有一个必经之地——直沽。
直沽位于卫河、白河、丁字沽合流之处。黄河以北之水,多从直沽入海,即古者九河入海之处。
元廷在此设海津镇,以镇兵三千驻守,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