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战略大反攻(七)
第四百零五章 战略大反攻(七) (第1/3页)
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
蒙元大军南撤关中之时,漠北的昔里吉、辽东的乃颜都未能斩草除根,一得到机会就死灰复燃了。再加上藩属国高丽的征东军毫无预兆的叛乱,大皇帝忽必烈顿觉头痛不已。
还没跟南边的宋军主力接触,单就后院处处起火就足够让人焦头烂额。
辽东未靖,高丽又反,而且两处反叛还跟沿海猖獗的倭寇沆瀣一气了。
以忽必烈的智慧和经验,很容易联想到这背后的缘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推动着这一切。
就像是与一位高明的棋手对弈,忽必烈发现自己每走一步,对手就已经计算好后面的两三步,四面围堵、节节进逼,这真是数十年未见的强大对手啊!
麻烦还远不止此,可以预计到西北的海都和笃哇是必然要趁火打劫的,而且在帝国的西南方也有了不稳定的迹象。
大元帝国太大了,南北皆有万里幅员,当它的领土达到巅峰,随之而来的就是不断的分裂。
西南,四川。
转眼间,四川都督府已经成立一年有余,几百名精干人马于景炎二年的冬天潜入巴蜀大地,在这一片孤悬于西垂的华夏旧地开展了艰苦工作。在这里,各方势力错综复杂,有元军的川东、川西两个行枢密院,有合州、泸州、重庆等坚持抵抗的几座故宋孤城,有投机于宋元之间的本地豪强大族,还有遍地的流民和各据一方的山贼强盗。
都督府在四川并无根基,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殊为不易。
为保安全,大部分人没有从北边走剑阁,也没有沿长江走瞿塘,而是绕了远路,从敌人较为松懈的云贵后方沿着茶马道入蜀。这条路虽然远,崎岖难走,一趟就得两三个月,但却是商社最早沟通川蜀的通道,已经走的比较顺畅。
队伍中原本就有不少商社的骨干,扮作川滇之间常见的茶马贸易商人,并不至于引起怀疑。张镝还特别注意选拔蜀人入蜀,比如何绍基就是川北利州人氏,王安节自幼随父亲在合州,也算半个川东人。
初入川时,近五百人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