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珠算(2)

    第四十七章 珠算(2) (第2/3页)

  只是象征性的每一百钱拿一个,算是给自己这个主人的孝敬,剩下的统统给他们自由分配。

    这可让这七人高兴坏了。

    每天晚上睡觉,都是搂着五铢钱睡的。

    干起活来,更是积极的很,非常努力。

    见到张越出门,七人立刻放下手里的活计,纷纷起身问好:“主公……”

    “嫂嫂在哪里?”张越左右打量了一番,问道。

    “回禀主公,主母此刻当在村中赵庄氏家观摩养蚕……”田禾立刻答道。

    “哦……”张越点点头,在原主的记忆里,嫂嫂想学习养蚕技术和抽丝技术很久了。

    可惜,一直没有机会。

    如今,也算是她得偿所愿了吧。

    对于嫂嫂想要去学习养蚕、抽丝的想法,张越自然是一百个支持。

    “甲亭之中,谁家的木工活计做的最好?”张越问道。

    “主公,俺父便是木匠……”李苗举着手说道:“十余年前,俺父还曾经去长安城里修过明光宫呢!”

    “俺们兄弟也跟着父亲,学过木工,主公若是要做些什么什物,尽管吩咐俺们就是了……”李苗骄傲的说道。

    关中人自古以拥有一门技术为傲。

    这是打商君开始,就流传下来的优良传统了。

    战国之时,秦国的机械、冶金和铸造业,就是冠绝列国的优势项目。

    及至如今,这个传统也没有丢掉!

    关中的劳动人民,曾经在汉初就创造了一百天建成长安城外围城墙的奇迹速度!

    负责建城的少府大匠阳城严因此受封梧候,列为列侯。

    至于现在……

    只要你去长安城里看看那些金碧辉煌,奢侈华贵的宫阙群。

    看看建章宫、明光宫、上林苑。

    你就可以知道,汉家工匠的能耐。

    张越听了高兴了起来,自己手底下居然就有着木匠,而且还是曾经参与明光宫工程的木匠?

    太好了!

    汉室宫廷的宫阙营造工程,本身就是一个锻炼和培养匠人技能的训练营。

    原主的记忆告诉他,在六十多年前,北平文侯张苍担任汉室丞相时,在他的主持下,汉室完成了对木匠、铁匠、泥瓦匠的技术分级制度和度量衡统一。

    张苍死后,盖棺定论之上,就有‘若百工,天下做陈品’的美誉。

    这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