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节 粉碎巫蛊(3)

    第三百六十一节 粉碎巫蛊(3) (第2/3页)

想法也不算错。

    盖因为当时,汉家君王的权力,既不受法律的制约,也不受任何人的钳制。

    在理论上来说,汉室天子,至高无上,生杀予夺于一心。

    想干嘛就干嘛。

    事实上也是如此。

    当今天子这些年来,修宫室、打匈奴、封禅问仙,奢侈无度。

    谁能劝阻,谁可制约?

    所以,董仲舒费尽心思,想给君权做一个笼子关起来。

    于是就在天人感应理论的基础上,阐发出了灾异说。

    按照董仲舒的解释,所谓‘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而灾异就是天对人君的警告,正所谓‘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假如出现了灾异,人君就要马上反省自身,找到上天谴责自己乃至于威慑自己的原因,予以改过。

    为此董仲舒曾经语重心长的对当今天子奏道: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以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意思就是说,发生灾害,肯定是因为君王做错了事情,出现了怪异是因为君王做出了失道之事,倘若在灾害和怪异发生后,君王依然冥顽不灵,那么老天爷就会灭亡他的国家社稷,扶立起一个可以统帅万民,代天行政的新王朝。

    顺便说一句,董仲舒的公羊学派是儒家所有学派中唯一公开宣扬‘假如皇帝不能履行职责,那么其合法性就将丧失’的学派。

    只是可惜,这套理论,并没有什么卵用。

    君王的无限权力也不是一个笼子能关的起来的。

    而且,哪怕可以成功,其弊端也远远超过了利益。

    谶讳盛行的年代,人们对于各种自然灾害充满了恐惧,甚至不敢抵抗。

    唐代就有人民不敢捕杀蝗虫反而对蝗虫进行祭祀和祷告的故事。

    这极大的阻碍了诸夏文明的进步,以及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的精英都去忙着研究封建迷信了,谁会去关心政务呢?

    所以张越知道,董仲舒的那一套必须摒弃。

    必须换一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