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节 刘进的感激

    第三百八十二节 刘进的感激 (第2/3页)

为法家门徒的人吧?

    在事实上,其实他不是第一个这么觉得的。

    几乎整个汉室的舆论界,都是这么认为的。

    只是可惜啊……

    公孙弘辛苦一生,最终却没有留下太多遗产。

    而且因为他生前太清廉了,以至于现在他的子孙将他的心血著作,当成了宝贝,高价惜售。

    一卷书就要一百金,还不许抄录。

    于是,公孙弘的心血和著作,终于堙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幸好落到我手里了……”张越笑着将这套书收到书房之中。

    等过一段时间,造纸业搞了起来,再搞雕版印刷技术。

    就拿公孙弘的这一套书来当敲门砖。

    一方面能赚钱,一方面可以普及教化。

    说不定,能产生一些涟漪,影响到后人呢!

    至于公孙弘的子孙们会不会因此恨他?

    张越却是管不着了!

    而且,张越知道,未来恨他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现在的汉室,像公孙弘的子孙一样,拿着祖上的心血著作或者发明创造,当成敛财工具的人有无数。

    门户之见和一己之私,令无数经典和技术被埋没在根本不懂它们的人的手里。

    在秦代,诸夏民族就已经开始了尝试了大规模的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制造。

    但在现在,还懂这些东西的人,恐怕已经不足百人了。

    历史上赵过推广的代田法,实际上早在赵过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然而,就这还被当成独门秘诀,传子不传女。

    想着此事,张越就有些摇头。

    刚刚将书收起来,还没来得及下楼,就又有宦官来报:“侍中,长孙殿下来了……”

    “哦……”张越连忙下楼出迎。

    ………………………………

    张越见到刘进的时候,发现这个汉家长孙略微有些憔悴,神色也有些疲惫。

    “殿下这几日可是没有休息好?”张越问道。

    “这次多亏张卿援手!”刘进见了张越,却是拱手致谢,很是感激。

    这几日,张越跑回了南陵,倒是图了清静,而他留在长安,却被无数说客和亲戚烦的睡不着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