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二节 技术壁垒的狂想

    第七百三十二节 技术壁垒的狂想 (第2/3页)

了铁模的生产情况,一切井井有条,张越看的非常满意。

    最近,靠着生产铁模,新丰工商署销售额,已经几近千万。

    仅此一项,产生的收入,就足以让人兴奋。

    各个作坊,更是加班加点。

    而生产铁模,使得工坊园诞生了许多精于切削作业的工匠。

    这是很重要的技术积累和原始沉淀。

    张越看着,非常满意。

    但表面上却故作不喜,引得陪同众人忐忑不安。

    等到桑钧忍不住开口的时候,张越就道:“我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作坊之中,切削、铣膛,皆以锉刀、石磨手工而作!此非良策也,故不喜!”

    然后,就下了悬赏。

    “有能制可切削、铣膛之器者,赏百金,征为工商吏!”

    众人听着,都是纷纷顿首。

    心里面,自然立刻上心。

    这也是中国式政治的微妙之处。

    上有所好,下有所效。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后世的4v,就曾上演过很多好戏。

    某个绿党政客,点赞香蕉皮沾酱油后,一堆人跟风,鼓吹什么这样的吃法才是正宗、环保、完美。

    而在封建时代,为了拍达官贵人的马屁,上上下下的人,真的是什么办法都用的出来。

    更不提,张越所说的器械,落在那些随行的作坊主耳中,简直是天籁一般。

    这种既可以拍马逢迎,还能赚钱的事情。

    谁不上心?

    当下,立刻便有人将这个事情提到了自家的重点工程上面。

    张越却是看了看周遭众人的神色,便再不提此事。

    他知道,很快自己便可以看到成果!

    因为……原始的机床,其实技术含量不高。

    只是隔着一层窗户纸,捅破后便没有什么障碍。

    实在不行,张越还可以让丁缓出手,‘指导’一二。

    而机械制造,只要开始,就没有回头路。

    特别是在工坊园的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中,逐利的资本,会疯狂的开展技术竞赛。

    看完铁模生产,张越就又在丁缓的陪同下,来到了工坊园的核心,少府作坊的实验场所。

    一个多月前,张越曾在这里,看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水力锻锤。

    那台水力锻锤,只是从目前关中广泛存在的水锥,放大而来的版本。

    靠着积蓄的水力,带动锻锤,就像小孩子玩的跷跷板。

    利用重力和地心引力,作为动能来源。

    即使如此,当时依然震撼了乌孙人,让他们目瞪口呆。

    但现在……

    若乌孙人再来此地,他们恐怕就不是震撼了。

    而是惊惧了!

    因为,如今的水力锻锤,已经是发展到第二代了。

    第一代,只是验证机,作为技术验证存在。

    所以,结构简单,技术含量很低。

    在验证了,水力完全可以成为机械动能来源,提供日夜不休的力量后。

    丁缓带人,改进了锻锤系统。

    首先是更换了锤头,从石锤变成了铁锤。

    然后是改进了动力系统,从原先的跷跷板,简单的利用水力和重力来做功的结构,改成以数个巨大木制叶轮来带动的动力系统。

    最后,就是增加了限制锻锤高度的石墙。

    使得锻锤可以快速的捶打,节省了时间,更少了浪费。

    不过,这还只是第二代。

    更先进的锻锤系统,已经在设计中。

    张越看完,非常满意,深感自己的那本小册子没白给!

    要换了他来做这个事情,且不说没有时间。

    便是有,怕也没有这么快。

    更不可能,像丁缓这般,能培养出大量的技术工匠如今,少府作坊里,已经有上百位工匠,学会了制造类似的锻锤系统。

    若是张越的话,很可能他造是造出来了。

    但,下面的人依然是两眼一抹黑,不知底细。

    说到底,他对技术其实不懂。

    所能做的,也只是照着回溯的图纸加工、制造。

    而没有能力,用当世通俗的语言,讲解出来,更没法像丁缓这样的大匠般,可以手把手的教导,甚至耳提面授,指点不足。

    “丁令吏……”张越将丁缓叫到身边,看着他,勉励道:“待下一代锻锤问世,本官必为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