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节 关中富商

    第七百五十四节 关中富商 (第2/3页)

    袁常一听这人的声音,眉毛就拧了起来。

    因为来者,是他曾经最讨厌的人。

    甚至没有之一!

    关中豪强田氏当代家主田文远的嫡子田明。

    此人可是袁常曾经的噩梦。

    倒不是,袁常在他手底下吃过什么亏,或者曾经被其打压过。

    而是……

    此人是整个关中赫赫有名的年轻俊杰,才二十余岁便已经独立的开始主掌田家的很多生意,还打点的井井有条。

    在过去,袁广国就经常拿着田明来教训袁常。

    “汝为何便不能和田家的二郎学学……”

    “汝要有田家二郎半分的能耐,为父也能安心不少……”

    “汝为何就不能懂事一些呢?看看田家二郎,与汝相差无几,便已经能为父分忧,做的许多事情……”

    这叫袁常如何会喜欢对方?

    只是听着他的声音,便觉作呕。

    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现在,两者的角色,已然调换。

    袁常记得,两个月前,乃父大寿,整个茂陵的达官贵人都来道贺。

    其中便有着田文远父子。

    当时……

    父亲骄傲的拉着自己的手,向着在座来宾郑重介绍:“犬子袁常,顽劣不堪,还望诸位兄长叔伯,多多关照……”

    然后,全场的注意力都投射了过来。

    曾经不可一世的田明,也是恭恭敬敬的来到自己面前,拱手作揖,热情结交。

    那一日,他成为了所有人都关注的焦点。

    无数过去瞧不起他,看轻他的人。

    都是战战兢兢,都是眼含忌惮。

    因为……

    他有一个好老师。

    权倾天下,冠绝关中!

    只是,对于田明,依旧多少有些芥蒂。

    或许是出于炫耀的心理,也可能是出于少年人张狂的心思。

    袁常让人停住马车,掀开车帘,走了下来。

    “兄长此行,可是要往新丰?”田明骑着马,来到袁常身边,翻身下马,拱手作揖笑着问道。

    袁常回了一礼,略带矜持的点点头。

    “不知道兄长可愿稍小弟一路?”田明上前作揖。

    “还有小弟……”一个看上去十六七的年轻男子,从田明身后探出头来。

    袁常看着,认了出来。

    正是关中的另一个大豪强杨氏之子杨晖。

    关中有双杨。

    一在华阴,乃高帝功臣赤泉候杨喜之后,赤泉候失国后便居于华阴,世代以诗书耕读传家,在整个关中都是很有名的清流文人家族。

    华阴杨氏,就有着子弟,现在就在自家老师麾下任职,据说还做的不错。

    另外一个,便是茂陵杨家了。

    茂陵杨氏和田氏一般,都是从关中别处,迁来茂陵的豪强。

    只是历史不如田氏悠久,不过五十余年而已。

    但杨家出名匠啊!

    杨氏最初是木匠出生,靠着给人制造家具,编织柳条而起家。

    随后便进军当时利润最丰厚的铸币业。

    靠着铸钱,积累了千万家訾。

    随后便被当今天子,迁来茂陵。

    接着天子又下令,禁止私钱,杨氏顿时一落千丈,几乎被打回原形。

    但……

    在上一代的杨氏家主杨宣的努力下,杨氏成功走出泥潭,开辟出了新的财路。

    而杨宣能成功,靠的就是自己有一手独步天下的泥范铸件法。

    这种杨家先祖当年拿来铸钱的技术,在杨宣手里,几乎出神入化。

    大到军械,小至镰刀、锄头、钉锤,杨家所造种种铁器,一度在关中畅销无比。

    直至最近半年,因为新丰工坊园异军突起,大量抢占市场,才告终结。

    不过……

    杨家也是工坊园最初的投资者之一。

    如今,更是已经成为工坊园里,雇工数量和工坊规模,仅次于少府作坊与袁家作坊的大型作坊主。

    所得之利,甚至比过去还多!

    而且,因为杨氏作坊的能工巧匠,远超其他作坊。

    各种创新和发明,冠绝工坊园,甚至比少府作坊还要多。

    所以……

    袁常知道,自己的老师是很喜欢和欣赏杨家的。

    甚至曾在私底下告诉自己:关中豪强,数以百计,能入我眼中者,不过二三之数,茂陵杨氏便是其一。

    所以,看着那个年轻人,袁常立刻换上一副笑脸,道:“原来是玄之贤弟……”

    “贤弟即来,愚兄岂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