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六节 战争与和平(2)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节 战争与和平(2) (第2/3页)

陷落的命运之中。

    区别只在于时间的长短罢了。

    匈奴人自是知道这个事实!

    所以,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让郁成城有喘息的机会。

    数十台车从早到晚,轮番轰击郁成城城墙。

    同时,各仆从国的军队,在车轰击的掩护下,轮流攻城,试探郁成城的防御漏洞,同时给城中守军制造压力。

    攻城战,持续了三天。

    郁成城从外表看来依然屹立不倒。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

    匈奴人在过去三天,只是在试探而已,从未真正的攻城。

    多数攻击,通常会在进入守军的弓箭射程范围内时撤退,或者在受到守军的急促射击时,有序撤退。

    很显然,匈奴人只是在逗弄郁成城守军。

    消耗他们的体力、精力以及箭矢储备,同时麻痹守军,等待机会。

    果不其然,到第四天下午,又一次攻击时,正当郁成城守军以为这一次也和过去一样,匈奴军队会在盾牌与石弹掩护下,从城墙下撤出的时候。

    从进攻的人群里,却忽然窜出一支全身赤膊,抬着撞槌的队伍。

    他们在瞬间突出人群,然后呐喊着冲向郁成城的城门。

    同时,举着云梯的进攻部队,迅速跟上,将云梯架到城墙上。

    随后,数以千计的士兵,在其军官、贵族的督促下,顺着上百架云梯,如蚂蚁一样,爬上城墙。

    直到此刻,郁成城守军方才如梦初醒,立刻指挥弓箭手狙击。

    可惜,还是慢了一步。

    匈奴的先头部队,迅速的通过云梯攀爬到城头,随即与守备城墙的守军发生激战。

    这些人几乎夺下了一个城头阵地幸亏,元葛早有防备,在这危机关头,一直在城楼下待命的大宛正规军,迅速冲上城墙,用长矛与坚盾,将这些匈奴人赶下城墙,才堪堪守住了这一波的攻击。

    但匈奴人,却尝到了甜头,后续攻击部队,不断的从云梯攀爬而上。

    同时,在城门口,抬着攻城槌的匈奴武士,趁着这个机会,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撞击着郁成城的城门。

    好在,郁成守军早有防备,已经用沙袋、碎石将城门口堵得死死的,才没有叫匈奴人得逞。

    即使如此,在长达半个时辰的撞击中,郁成城原本坚固的城门,也被撞的有些变形,甚至破裂。

    到黄昏时分,匈奴人终于结束了这一次的进攻,他们在郁成城守军的恐惧中,丢下上千具尸体,带着云梯等攻城器械,从城墙下撤退。

    看上去,郁成守军赢了。

    但实际上,所有人都知道,这座城市,绝对坚持不了多久了。

    特别是当匈奴人向郁成守军展示了他们在郁成城附近的邬堡与村镇之中的战果两千多大宛百姓、军民的尸体。

    这些可怕的野蛮人,毫不避讳的将那些被他们屠杀的百姓与溃军的尸体,当着郁成守军的面,插进木桩中,钉在十字架上,然后一字排开,展现给守军。

    “郁成城的大宛人,你们听好了:现在,弃械投降,向天地所生,日月所立,万王之王,伟大的撑犁孤涂陛下屈膝投降,还可活命!不然,城破之日,鸡犬不留!”一个耀武扬威的匈奴贵族,拿着一柄缴获的大宛长矛,挑着从附近邬堡中杀死的一个贵族的尸体,在郁成城城楼下高声叫嚣,恐吓着守军。

    顿时,整个郁成城城头一片静寂。

    愤怒、恐惧、害怕,种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随即转化为隆隆战意!

    和其他大宛贵族、城市不一样,郁成城的大宛人,他们的祖先来自拉哥尼亚平原,他们的身体里流着名为:多利亚人的血液。

    哪怕远离故土数百年,哪怕在这东方与塞人、雅利安人等混血十几代人,但郁成人也依然遵循着他们祖先的传统绝对尚武!绝不屈服!

    “斯巴达!”郁成总督元葛扯下自己身上的盔甲,任由身体坦露在外,首先大喝一声:“伟大的阿瑞斯会庇护我们!奥林匹斯众神在上,我以灵魂起誓,必定向这些残忍的野蛮人复仇!”

    “斯巴达!”数千名大宛军人跟着他们的总督大声呼喊。

    一时间,整个郁成城的士气,提振到极点!

    十余年前,汉朝大军压境,围攻郁成城,他们没有屈服,没有投降,而是战斗到了最后时刻。

    现在,他们依然相信,自己可以战斗到最后!

    哪怕是死,也要将城外那些野蛮人拖下地狱!

    可惜的是,这些勇敢的战士忘记了,如今的郁成城已经不是十余年前众志成城的那个郁成城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