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节 千年对头

    第一千三百一十四节 千年对头 (第2/3页)

看到标题,就已经血脉偾张,再看内容,就激动的嗷嗷叫了。

    于是,在三月初,黄老学的钜子,从儒家的谷梁学派横跳过去的胶东人王甫,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一篇《法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就像飞龙骑脸,骑在了当代法家学者的脸上,直接输出起来。

    在这篇文章里,这位王博士,引用尸子、老子、孔子、孟子、墨子甚至韩非子的名言,再用张越提供的理论,搭建起了一个新的法学结构。

    这位王先生在文章里提出了三个前所未有的法学原则。

    第一:法,乃天地自然之道,亘古存在之规律,先王圣人见之,以立条贯,教之万民。

    第二,法,永恒不变。如青山、绿水,似日月星辰,上及阴阳,下涉万民,故天地不变,法不变。

    第三,法与令,必须遵循法的本性与法的理性,上应天地,下顺万民。

    这其实,就是后世所谓的自然法学的雏形了。

    而这自然法学和黄老学派,天生就八字相合。

    简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于是,王甫文章一出,顿时天下皆惊。

    黄老学派的聪明人纷纷跟进,蹭起了热点,由此衍生出无数文章。

    而这些人对着法家,就是一顿猛批!

    更因为如今,汉家盛行的‘我注诗书’思潮,黄老学者根本不在乎自己引用其他诸子的言论。

    于是,便出现了黄老道家之士,截着韩非子、商君说过的话,掐头去尾,批判法家的荒诞场面。

    更荒诞的是,儒家的一些派系,也纷纷加入战场,摇旗呐喊,对着法家一顿输出。

    不过,儒家的着眼点,基本上都在‘恶法非法’这个理念上。

    自然也是免不了悄悄掺私货。

    面对凶狠大敌的步步紧逼,法家一开始也被打懵了。

    根本不知道如何反应,更不知道如何抵抗。

    因为对手是直接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开火,拿着秦法说事,又高举‘自然之理,天地之道’的旗帜。

    法家的铁憨憨们则大多数都留在旧时代。

    习惯了服从上级,依靠皇权办事。

    但现在,汉室早已经放开了言论束缚,解除了言论与思想的禁锢。

    平日里,长安城里的太学生们喝醉了酒,在御街上公开骂当场执政,也没见官府插手。

    太学生们跑去北阙城楼下散步,更是被认为是义士之举。

    那里有人敢管这些文人的嘴炮?

    顿时,法家就被打了满头包,几乎丢掉了所有的阵地。

    以至于黄老学派公开叫嚣:廷尉的释法博士,未必一定要用法家出身的刑名文学。

    假如丞相不介意的话,俺们黄老道家之士,其实也可以为丞相和天下分担的。

    这下子,终于让法家感受到了威胁。

    因为,黄老学派,这是冲着挖他们的根来的。

    一旦,廷尉左右师的释法博士,出现了非法家的学者。

    那么,法家恐怕马上就要根基动摇,甚至沦为历史的符号。

    生死存亡之际,法家的人也顾不得许多了,立刻就是快马加鞭,派人前往天下州郡,联络法家巨头,打算展开反击。

    这就有了如今,张越手上的这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