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

    第十八章 三代的理想(三) (第2/3页)

被吴帝孙亮与孙峻联合诛杀。吴国的诸葛氏被夷灭三族。然后孙峻成为吴国的执政……”

    说到这里关仪也很是感慨:琅邪诸葛氏分别在魏蜀吴三国押宝。结果曹魏的诸葛诞和东吴的诸葛恪都被夷灭三族。在历史的本位面,蜀汉亡国之战中,诸葛亮的长子和长孙也先后阵亡。还好次孙那一脉留下来了。从未见过这么倒霉的家族——处处押宝还被人处处灭族。

    “当初腾胤、吕据眼看着孙峻夷灭诸葛恪一家而不发一声,是因为什么?”

    大堂内很安静,过了好一会,才有了一声叹息:“那是因为腾胤、吕据有私心。他们都想等着孙峻哪天死了他们可以上位做权臣。”

    “改之说到点子上了。可惜,孙峻没有顺了这两个私心过重的家伙的心意。孙峻临死前,私相授受,把手里所有的权力和兵力都交给了孙綝。而孙綝反过头来就杀掉了腾胤和吕据。”

    “而这孙綝算什么呢?对,他现在是东吴的大将军,还开府。是不折不扣的东吴权臣、执政。但两年前他是什么?偏将军!而且他的祖上只是孙静一脉而不是孙坚一脉。若是从孙坚孙静那一辈算起,他都快要出五福了。所以这位大将军和东吴皇室血脉疏远,本身起点又太低。他为了维持住自己的权位,只能靠军队和血腥的杀戮。”

    “大家想想,这样基础不稳的人,怎么敢长期离开建业?所以我判定此人最多就是率军远远的看着寿春的事态发展:若是诸葛诞打退了司马昭,他就进入寿春摘桃子。若是诸葛诞稍微露出一点败象。他的主力肯定会飞快的退回建业。指望他率领东吴主力去和司马昭血拼,呵呵呵,那是绝不可能的。”

    “接下来说说东吴已经入城的三万援军。其实诸位只要看看领兵的大将是哪些,就知道孙綝的想法了。”

    “嗯。”张遵飞快的翻了翻邸报:“文钦、唐咨、全端、全怿。这四个人有啥奇怪的?”

    马过接过了话头:“令行,文钦、唐咨都是伪魏的降将。全怿是全琮的三子、全端是全琮的从子(侄子)。”

    “那又如何?”

    关仪赞赏的看了马过一眼,转头对张遵道:“有空多看看书,多找改之、令伯、承祚他们学学。不要一天到晚都打打杀杀。”

    “兄长莫要岔开话题,快点为我们解惑。”

    “哎,好吧。我继续说。这文钦当年是伪魏的扬州刺史,毌丘俭起兵的时候,他是跟随一起起兵的。寿春二叛被镇压后,毌丘俭兵败身死,文钦就跑到了东吴。你还记得刚才我说过的吧?毌丘俭起兵的时候诸葛诞扮演的是什么角色?”

    “这厮背后捅了毌丘俭一刀。啊!我明白了!”

    “所以说,孙綝根本就不信任诸葛诞,他也知道诸葛诞不是真心归降。所以派了文钦去恶心诸葛诞。这寿春城里,现在定然是将帅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