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零章 关中大决战(十五)
第二九零章 关中大决战(十五) (第2/3页)
守府兵曹从事(武装部部长)。
大将军姜维对关家其实是非常愧疚的。所以这一次也忍痛的把自己夹带里的人物给推荐了过来。当关仪拿到这份名帖的时候可是真的吓坏了。因为这个人叫陈寿!
好吧,《三国志》的作者。那就做个记室吧(秘书长)。
这么算下来,已经有了七人小班底了。但是,在关仪的拼图里,还差一个人。
再说一遍,这位爷现在还是满脑袋外出避祸的想法。完全没有挽救国家危亡的高尚情操。但这并不妨碍他想把涪陵郡搞好——于公来说,把涪陵郡搞好一点,以后西晋统一后,自己也有入朝为官的资本。于私来说,这个地方搞好了,自己也可以存点私房钱。
蜀汉时代的涪陵郡可不是今天的重庆市涪陵区。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的地名都有转移(1)。蜀汉时代的涪陵郡,下辖涪陵、丹兴、汉平、万宁、汉复五个县。郡治在涪陵(今重庆市彭水县)。其地域范围,大致相当于重庆直辖前,原四川省的黔江地区。
这个地方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好地方。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衡量一个地方好不好,最基本的一个评价因素就是:这个地方有没有足够平坦、适合发展农业的耕地。
很遗憾,涪陵郡所有的地域,都处于武陵山山脉之中。平地还是有的,但是极少。
在中国的南方地区,主要种植主食作物是水稻。而中国南方有很多地方都不是平原。为了种植水稻,中国的古代先民们创造性的依山为田。开辟出了大量的梯田。
还是很遗憾,涪陵郡连大规模造梯田的条件都没有。
因为,这地方的山脉一是来得很陡,很多山脉都如同刀劈斧砍般的笔直——这样近乎90度的坡度是无法营造梯田的。还有就是,这里是喀斯特地形的集中地。土层薄弱,下面的岩石都是石灰岩,蓄不住水。就算费尽千辛万苦把梯田给弄出来了,要不了多久水都全部从地下漏走。还是种不了水稻。
好吧,这地方的大山基本都是中空的,溶洞倒是多得很,在后世是很有名的旅游胜地。
但是这个时代关仪不可能去发展旅游经济吧。
而且,这地方还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现在蜀汉政府把这个地方的少数民族统称为五溪蛮。但是作为穿越者的关仪知道,这个地方的民族有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多个民族。而且由于这个地方的耕地极为有限,为了争夺不多的生存资源。这里的汉民和土著居民的关系非常紧张。
那为啥关仪会选择这里呢?
第一,当然是足够偏僻离成都足够远。安全。
第二,这里和吴国接壤,但是由于交通的限制,先不说两个弱国现在面对强大的曹魏都要抱在一起互相壮胆。两国即使发生军事冲突也不会以这里为主战场——那是巴东郡的事情。但是军事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