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零章 国家的未来(二)
第三四零章 国家的未来(二) (第1/3页)
“学生拜见山长。”
“免礼,婉儿,这位是甘陵王。甘陵王,这位是长安蒙学的山长,下官以前在涪陵郡的学生,徐婉儿。”
“呵呵呵,本王知道。枪兵大阵的总统领艾非之妻嘛。以前成都的蒙学,也是她在负责。本王还被太子拉着,去成都蒙学讲过几次课呢。”
长安城外以北不远处就是龙首原。关彝把以培养文官为主的学院定在了这里,同时也让长安蒙学紧邻龙首原学院落户。主要原因就是这里距离现在的长安城中心很近,自己以后过来视察方便不说。而且这里的烟火气极浓,能够让这所学校的士子更好的对社会民生有所了解。
“嗯,婉儿,给我们说说这所蒙学的情况吧。”
“喏,大王、山长、诸位上官,长安蒙学今年一共招收了一千三百名学童。根据其年龄和学识程度,暂时编为两个年级和四十个班级。其中我汉家子弟一千二百零五人,异族选送子弟九十五人。”
说起来,这个时代的汉人在周边异族心目中是极为强大的。所以关彝当初要他们派出部落内的适龄儿童参加长安蒙学,这些异族的首领们并不抗拒。之所以人数没有超过一百人,最根本的一条是:汉家儿童入学是免费的。而这些异族儿童入学则要收费,在草原诸部刚刚获得新的草场,还没有从去年的那场大灾中缓过气来的当下。各家异族也实在没有多余的钱粮来供养更多的孩子入学。
不是没有季汉的官员表示我们没必要去跟异族们计较这点学费。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嘛。要把我大汉的文化广为传播,收取的异族子弟不该越多越好吗?
可是在关彝看来,在本族的学童都只有极小比例能够入学的时候,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拿去无限供应异族子弟,那才真的是在犯罪!简而言之,吸纳极少异族子弟入学是民族政策的需要,而不是真的要去教化整个异族——环境不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不改变,学再多汉家文化也不会改变他们的狼性。哦,不,改变是有的:狼学到了知识,破坏力只会更大。
“婉儿啊,这些异族子弟都是和我汉家学童混编的吧?”
“属下按照马长史的命令,把这些异族子弟全部混编入各个班级。一年级三十五个班,全部都有异族子弟。不过这些孩子绝大部分都不会说汉话。所以虽然学籍、宿舍、床位什么的是和汉童混合在一起。但在目前的教学上,他们还需要单独进行汉话学习。以属下的估计,一年之后,他们可以和下一个年级的汉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